警惕伪需求,让下一个亿万级市场更“迷人”

  

4.jpg

 

  科技巨头布局汽车智能

  在近些年,各个科技巨头针对汽车智能化改造纷纷布局:特斯拉的车载中控触屏系统、苹果的Carplay、Google 成立的OAA、奔驰宝马捷豹等也有所布局。在这其中,HUD成为诸多布局中非常重要的一环。HUD即平视显示系统(Head Up Display),早期是运用在航空器上的飞行辅助仪器。飞行员在飞行时无需低头就能够看到其所需资讯,避免注意力中断以及丧失对状态意识(Situation Awareness)的把控。从80年代初期开始,HUD开始应用在概念级的轿车上, HUD系统可以大大缓解人眼的疲劳状况,有利于安全行车。提高汽车的安全性,让驾驶者注意力都集中在路面上,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但是由于产品的定位和功能比较模糊,早期只是大牌汽车厂商的噱头之一,一直不愠不火,没有进入实质性应用。随着汽车业的发展,传感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的介入,网络的发达,发展到现在,HUD技术进入了爆发的阶段。

  目前最典型的创业公司就是美国的Navdy和俄罗斯的Hudway。Navdy 是通过OBD(车载诊断系统,这个系统随时监控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与汽车相连,用蓝牙与手机连接,把类似速度、导航等行驶信息与手机上的信息投射到挡风玻璃上。同时用户可以通过直接的手势、语音操控汽车相关的运行。而Hudway是把iPhone或iPad变成一个HUD显示仪:用户把手机放置在中控台前端,显示仪将手机屏幕上的路线图、车速、里程等信息显示在前挡风玻璃上。Navdy在2015年4月完成了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投资者有Upfront Ventures,Qualcomm Ventures和Formation8。这已经是他们8个月内的第二次融资。

  智能化改造要警惕伪需求

  目前,全球有10亿辆车是不联网的,其中有1.3亿辆车在中国。同时中国汽车增量还处于极速增长的阶段,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而美国等发达国家基本已经饱和,供大于求。毫无疑问,在中国,未来的车联网和物联网是下一个巨大的风口。HUD也成了创业的热点。各路团队纷纷加入,有之前做地图的,有做硬件的,做车联网的,也有之前在大型的主流汽车制造商工作的。拿到了IDG和汽车之家创始人李想的750万元天使融资的Car+团队之前就是在本田北美总部工作。

  目前市面上的HUD产品已经是花样繁多了,对于HUD产品,要求一定是简洁、便捷,不能大而全的所有信息都堆砌显示在屏幕上面,这样不仅突出不了重点,反而给用户造成干扰,打乱他们的思维和操作,增加风险。不同场景中的核心元素,比如行车车速、倒车距离、剩余油量、前方交通状况是有必要的,但过多的显示一些与当前行车联系不大的信息,如水温、瞬时油耗、电瓶电压等并不是核心因素的信息,反而会影响驾驶员的操作。带来潜在风险和负面因素。

  很多HUD产品支持信息,但都是单任务,处理信息与导航智能二选一。但在Car+创始人程瀚看来,目前国内的产品对这块认识有不少的误区或者伪需求,看起来很多高大上或者酷炫的功能,其实并不能帮助用户解决实质性的问题,尤其是以交互方面最为突出:

  触摸屏交互:包括查看及触摸操作。这种操作的优点是操作方便,能够完成很多繁杂的指令,但是用户来说,不管是中间的触屏还是手机,交互时投入很大,在驾驶过程中注意力需要集中在触摸屏上。在驾驶中每一次操作都会增加潜在的风险。

  手势交互:手势识别虽然看起来非常炫酷,但是深度的用户调查显示,大多数用户的第一选择依然是简单直接的接触式控制方式。在交互中,手势控制是一种高成本的操作,因为没法精确的识别动作,且很多动作有误导性,比如在地图上查看目标地点,从上到下翻页和手滑到下面后,再到顶部去翻页,机器很难识别用户真实意图,这些潜在的操作误差,会让用户驾驶过程中产生烦躁情绪和疲劳感,大大增加驾驶风险。

  语音交互:目前为止,驾驶过程中是一种相对较好的交互方式,但是汽车的噪音和外部噪音影响非常大。同时,语音控制需要考虑不同地方的方言,尤其是在中国,地大物博,方言口音是很难逾越的一个障碍。虽然科大讯飞等有了比较好的解决方案,但是还有待优化,今年年初网络上流传的“纠正哥”的视频就说明了这个问题。测试表明,在驾驶过程中,80%的情况下Google Now和Siri的使用都是有效的,20%的情况下会失效。这个概率对用户的影响已经非常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