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方式的网络效应很清晰地反映在人们的态度和行为上。46%的回答者活跃在超过一个社交网络上,而34%的回答者已经参与了多种形式的分享经济,从分享房间、汽车和自行车一直到分享网络和个人对个人的借贷(person-to-person loans)。
群体智慧是另一个这种效应的例子。有38%的回答者人为用户评价比专家评价更好——并且这种差距随着写评价的用户数量的增加而变得更大。46%的回答者也相信,科技将会在教育方面带来民主化影响(democratizing effect)。
9. 媒体流的原住民 Streaming Natives
最年长的一批电子时代原住民——第一批在互联网伴随下成长的人——现在已经30多岁了。但互联网一直在变化,所以每一个新的世代都有各自的原生行为(native behaviors)。
比较显著的变化之一就是,网上的视频内容数量变得极多。据说在2011年,每分钟就有30小时长度的视频被上传到YouTube视频网站。到了今天,估计每分钟上传的视频总时间长度超过300小时。
相应的,新一代的网络用户就有了非常不同的网络视频体验。在今天,20%的16到19岁青少年们表示他们每天花在YouTube上看视频的时间超过3个小时,而2011年时这一比例仅为7%。最初一批互联网世代居民并没有跟随这个“潮流”,在今天只有9%的30到34岁中年人每天用超过3个小时的时间在YouTube上看视频。今天的青少年成为了媒体流的原住民。事实上,他们之中有46%的人每天在YouTube上看视频的时间超过1个小时。
除了视频流之外,16%的媒体流原住民也会每天在音乐流上花费超过3个小时,这个比例也超过了其他年龄群体。
10. 网民兼记者 Netizen Journalists
通过共享所见、意见和想法以及活跃地评论其他人在网络上发表的内容,智能手机用户们正越来越多地表现出类似记者的行为。
三分之二的智能手机用户说,他们现在在网络上分享的信息比以前多得多。比如,超过70%的回答者们表示他们会经常分享个人照片,并且有一群观众会浏览他们分享的东西。
企业也感受到了这种影响力。34%的智能手机用户对一家公司的产品或服务有不良的体验时会选择在网络上分享这些事。29%的回答者表示,在过去一周内,他们阅读过其他人分享的糟糕体验,而27%的人则在过去一周内分享或者转发过其他人发表的对于某些公司或者某些权威的抱怨。
人们相信这将会对社会有巨大的影响,并且他们期待他们的声音能够被人听见。37%的回答者认为,在网络上分享一家公司的腐败情况,相比与前往警局报案,会有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