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车展,车企都将新能源车放在显著的位置上。
造新能源车,造智能车,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按照规划,2020年,全国目标建立480万个充电桩。
互联网公司相信它们在汽车智能化方面有优势。
在过去七八年里,言及新能源车,想到必定是上汽一汽东风广汽吉利比亚迪等传统车企,毋庸置疑。去年以来,情况开始有了些许不同——乐视、蔚来、和谐富腾等互联网企业纷纷宣布宏大的造车计划,吸引无数眼球。这还不是全部,与汽车毫不相干的传统家电企业也加入到竞争行列,打算跨界造车。新能源车争夺战变成“三国杀”,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不管互联网企业,还是家电企业,对于新能源汽车,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与决心,这是一场谁都不想输的战争。
新能源车蛋糕有多诱人?
单车平均补贴高达12万元
新能源车蛋糕之所以诱人,固然与中国治理雾霾和缓解能源危机的诉求有关,但更多是看中汽车升级转型浪潮背后的机遇以及随机遇而来的丰厚回报。
根据“十三五”规划,至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年产销量要达到500万辆,并在全国范围建设1.2万个充电站和480万个充电桩。2015年,中国新能源车年销量为33万辆。换言之,未来五年,中国新能源车将实现从33万辆到500万辆的巨大跨越,每年平均需要新增至少93万辆新能源车销量,这是一个资金规模达万亿元的巨大市场。
伴随巨大销量而来,还有高额补贴。根据粗略估算,2015年,单车平均补贴高达12万元,而一辆纯电动大巴的补贴甚至高达上百万元。按照规定,国家和地方补助资金按1:1比例配套,最终的补贴额度会在中央标准基础上增加一倍。2015年,比亚迪销售6.17万辆新能源车,公司营收超800亿元,增幅37%,利润超28亿元,同比增幅552%。格力收购珠海银隆之后,假如珠海银隆能达到年产销3.3万辆目标,每年就能拿到330亿元左右的财政补贴。
尽管财政补贴会逐渐“退坡”,但到2020年,依然可观。退一万步,借助于高额补贴,达到在新能源车领域立足的目的,这也是互联网和家电企业乐于见到的。
三强鼎立孰强孰弱
传统车企:保守成最大阻碍
过去五年,传统车企发布宏大的新能源车愿景同时,研发重心仍在以小排量涡轮增压为首的传统动力总成上。包括宝马、大众、通用、福特在内传统车企的最初规划,新能源车普及是2020年以后的事情。传统车企没想到的是:2015年前后的,中国新能源车政策密集出台,产销两旺。结果导致匆匆上马的新能源车项目未能完全满足市场需求,一大部分市场份额被地方企业占据。“2015年之后,新能源车能否延续2015年的疯狂,还是未知数。但任何一家企业都得重视新能源车,就算不为销量,为了2020年燃油限值达标也要做。”观致汽车市场及销售执行副总裁孙晓东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担心并不无道理。今年1月,新能源车销售出现断崖式下滑,环比下滑超过八成。未来市场会属于新能源车,但漫长时间里,传统汽车仍然会是主流;就算2020年中国新能源车销量达到500万辆,其余2500万辆则都还是传统汽车,有着足够的生存空间——这是传统车企的普遍看法。
互联网企业:不只是“爽一把”
传统车企的保守给予后来者机会,互联网企业是最早看到这个机会的追击者。所以,最近数年,常常可以看到互联网企业在汽车领域的大手笔投入,国外的谷歌、苹果、微软,国内的华为、腾讯、乐视,都是如此。此前,汽车门槛之所以高,关键在于动力总成。纯电驱动,让这个高门槛一夜消失。特斯拉就是一个好例子,好的设计加上纯电驱动,吸引大批消费者。互联网企业甚至不用费力建立汽车生产线和采购体系,只要有宽裕的资金,便能找到足够优秀的传统车企合作伙伴。不止一家互联网汽车对外宣称,传统车企对他们展示从未有过的“开放合作”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