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智能加一切”的物联网,我们可以说不吗?

  10点18分,飞机从3万英尺的巡航高度开始下降,半小时过去,地速已经从522英里/每小时放慢到了226英里/小时,高度也降到了3千英尺。六分钟后,我乘坐的这架波音777-300降落在北京首都机场。

  对于许多人来说,乘坐客机降落机场的体验,大多是“收起小桌板、调直坐椅靠背、打开遮光板”——哦对了,还有系好安全带——之后坐等就可以了。但是,作为关注前沿科技商业的虎嗅编辑,我意识到这架航空器正在执行一项精密的作业:环境的变化,数据的搜集,机械的运转,虽然这些都是坐在客舱、等待降落的乘客所看不见的。

  

 

  从起飞到降落,窗外的景色变幻,航空器的内部运转更加复杂

  人类科技的发展,恰恰就让许多看不见的事情,在我们眼前发生。这些技术是如何运作的?如何理解技术对大众生活的影响?这可能要从传感器开始,因为采集数据的传感器正是这些“看不见的事情”能够发生的前提,作为从物理世界到虚拟世界的“桥梁”,传感器把现实世界的状态变成了机器可以读懂的数据。

  在上海采访了TE Connectivity之后,笔者对物联网的概念有了更新的认识:科技的发展,让传感器能够采集的数据维度,早已远远超出了速度和高度的范围,即便是采集运动速度和气压数据的传感器,也缩小到只有手指关节的大小。TE Connectivity是连接和传感领域的一家全球企业。

  

 

  看不见的事情:上面这两张照片拍摄于TE Connectivity在CES的展台,在同一个位置用不同的角度拍摄了一个装置。

  注意用白色线框圈起来的部分。

  形形色色的传感器,如今几乎已经覆盖到了各个领域,以TE Connectivity为例,从航空航天到汽车交通,从智能家居到医疗健康等等。在传感器全面渗透人类社会的同时,是物联网在工业制造领域的推广普及:“工业4.0”、“中国制造2025”中都能看到这些传感器产品的身影。与此同时,人们日常生活所使用的各种器物,纷纷贴上了“智能”的标签,在许多消费类电子产品当中,也能看到各种传感器和连接器。

  显然,物联网在人们生活的公共空间全面推广和铺开,大概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TE Connectivity在医疗、可穿戴设备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的部分产品,搜集的数据维度之多,令人难以想象。

 

  物联网一旦介入人类的公共生活,会出现一些其他复杂的挑战。问题的关键并不是传感器,而是传感器能够搜集的数据,以及这些数据能够做到的那些发生在人们眼前,但是大家都“看不见的事情”。TE Connectivity生产的传感器就隐藏在物联网的大趋势背后——在大多数涉及连接和传感的产品身上都有这家公司的影子。

  “数据安全或许是要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TE Connectivity家用电器事业部业务发展总监Terrence Murphy对虎嗅这样说道。不过就笔者的观察,TE Connectivity作为一家做传感器和连接器的硬件公司,可能更关心大众是否能最终广泛接受物联网全面渗透进日常的生活当中。让更加广泛的大众人群接受物联网概念的“智能”产品,就如同英特尔在Wintel时代和微软一起推广个人电脑一样,与TE Connectivity密切相关。

  看待这个问题,Terrence Murphy似乎有一个不同的角度:“以智能家居为例,普及的关键是如何让人们了解这种技术趋势能够带来的价值,而不是简单地讨论是否接受。”在TE Connectivity看来,人们在真正了解以智能家居为代表的物联网的价值之后,会自行判断是否接受,而且选择始终在他们手中。

  那么,大众人群是否会最终接受充斥着传感器和连接器的“智能物联生活”呢?考虑到这个世界正在经历人口爆发、大规模城市化,“智能城市”、“智能交通”这些“智能加一切”的概念又纷纷扑面而来,这个问题可能已经有了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