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瑞士:人工智能的两种演进路径

  瑞士的高端制造业很强,苏黎世联邦理工和洛桑理工的人工智能、学习、感知方面的研究能力有优势。这两者的结合,是独具价值的。同时瑞士在机器人领域拥有最高密度的创业公司。除了大学,有越来越多的创业公司参与进来。机器人技术非常复杂,在创新被市场所接受前,研发项目需要至少十年以上的投资。若论劣势,瑞士还需要更多的冒险精神和投资。Roland教授认为这一点可以向中国学习。

  如何帮助科研创新逃离“死亡之谷”

  在研发的早期阶段,已经有一定希望、但是离真正的商业实现还很远的科研成果,并且还没有到行业能对这项科研成果产生兴趣的阶段,大部分会无果而终,仅有少部分能够成功坚持到商用阶段,这个阶段被称为创新的“死亡之谷”。Wyss给这阶段项目几年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们做出产品原型,将更多的科研成果带离死亡之谷。这是目前Wyss在机器人和生物医药领域所做的事情,未来希望能扩展到其他的科研领域。

  很多大学看重的是科研结果和论文发表数量,Roland教授认为,对于整个产业,应该有一个完整的创新生态系统。尽管大学是做基础研究的地方,但应该在一定程度上重视技术转移的价值。大学可以适度的鼓励实用性导向的基础研究,在此基础上,鼓励大学与实用性研发的科研机构合作,将已经做了一段时间科研的年轻人送到研发机构或者技术转移公司中,从资金和价值导向上去支持和鼓励年轻人创新。

  中国的机会在哪里

  与Roland教授的交流使我受益匪浅,可以看到,美国与瑞士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领域各有所长,良性互动。美国互联网巨头先后在瑞士建立实验室,吸引瑞士人才加强硬件方面的研发能力;同时在融资领域,瑞士也以开放的态度看待美国资本。在科研与学术领域,双方也有密切的合作交流。这种开放的创新生态,正是中国需要的。中国要发展机器人,既要认清优势,也要认识不足,所谓双赢,正是双方资源的互补的合作。中国的优势在哪里?中国有巨大的市场,是理想的规模化产品生产之地。中国不缺乏创新意识和冒险精神。中国不缺乏投资,尤其是互联网巨头,目前都在积极布局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中国的不足是:尚未形成开放的创新生态,在机器人领域缺乏核心零部件的研发、设计、制造能力。

  目前可以确定的是,对于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的无法回避的全球性发展趋势,中国唯有参与。而人口老龄化与人工成本的上升,正在成为困扰中国发展的问题之一。这将使得中国将成为机器人市场巨大的需求方。中国若提升机器人产业的创新与供给能力,不妨从刚才我分析到的优势与劣势中寻求答案。

  (1)在机器人产业建立开放的创新生态系统,全方位合作创新。这种开放,即包括大学、科研机构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方面的合作项目,也包括有能力的产业公司在全球布局研发能力,还包括提升产业资本在全球范围的投资嗅觉与整合能力。

  (2)积极利用中国的巨大市场和规模生产能力的优势。让产能靠近市场,是很多制造型企业的选择。在这方面,吸引外资,通过外资的创新能力积累产业能力,培养人才,这与通信、IT等产业在中国的发展路径相似。同时与发展自有创新并举,鉴于大疆的成功,在消费类机器人领域,对于自有创新品牌或有更多的想象空间。

  (3)加强基础研究的技术转移能力,鼓励实用型研发与基础研究的结合。在突破性技术的发展过程中,提高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学术成果转化率,鼓励人才在学术与产业之间的自由流动,从资金和价值导向方面鼓励从事相关科研的年轻人参与到机器人技术转移的创新链条中。

 

  产业公司和互联网巨头面向人工智能时代都已经开始向外看,不过更多的是在看美国。感谢全球视角,我们看到,美国也在向外看,尤其是机器人方面,美国也在看瑞士、看欧洲。同样的,对于中国的产业基金、VC和相关行业公司来说,瑞士的前沿技术值得关注。对于部分有实力的公司,同样可以在苏黎世建立实验室,通过吸引当地人才来完善相关产业技术,这样的实验室也是学习窗口,可以近距离了解行业的最新技术与动向。这是除了并购之外的另一种选择。曾经有投资人问我瑞士产业的投资回报率,和国内互联网行业的数据一比,便嗤之以鼻。然而若着眼未来产业格局,是不能只看短期回报的,机器人行业的技术周期,要长于互联网行业,未来产品在哪里,我们的嗅觉应该足够灵敏,毕竟面对这股浪潮,任何人都无法后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