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在美国几乎消失 为何没火起来?

      几周前回国,朋友问我国内最大的变化是什么?我说不敢相信二维码在中国如此铺天盖地。商家促销,企业推广,网络交友,二维码无处不在。

  二维码在美国几乎已消失,怎么在中国又起死回生了呢?

  二维码在美被称为QR Code(Quick Response Code),由日本汽车业首先创造并风靡一时,在2009年时才正式引起美国市场营销者注意,掀起热议。

  我当时任职于一家报业集团的网络市场部,成为公司第一个为二维码摇旗呐喊的人,鼓励各个城市的分社,将二维码印刷在报纸上或放置在活动现场,宣传公司的各种网络产品。经过一轮的推广,使用率却非常低,并遭到不少投诉抱怨无法扫描,或打开的网页不正确。

  二维码在美国走不下去,我认为有四大原因:

  1.苹果和安卓等职能手机没有内置二维码扫描器,这是最致命的因素。国内由于微信和微博的推广,扫描器已内置于使用程序中,无需另外下载,使用方法得到快速普及。估计时至今日,美国大多数人还是不知道二维码如何使用,对消费者的教育远没跟上商家的采用。

  2.网络上可以制造二维码和下载扫描器的网站林林总总,缺乏统一标准。有些公司还会采用自创的二维码,与大多的扫描器不兼容,在使用上设下重重关卡。

  3.营销者对二维码宣传的位置也有很多不当。比如飞机和地铁里,根本无法上网(美国地铁比中国落后很多)。或是放在电视广告上,等你找到手机,打开扫描器,30秒广告早过了。广告牌上放置二维码也很普遍,但有时位置过高,或二维码过大过小,很难扫描。

  4.即使扫描成功,打开的网页也常常令人失望。有时受众被带到一个没有对手机优化的网页,很难阅读上面的信息,有的甚至要求你先填写一大堆个人资料。或打开网页直接进入视频,由于网速问题难以顺畅观看,或有的手机根本无法识别Flash。

  没有二维码,美国公司用什么简单途径做离线商务的宣传呢?最常见的是Vanity URL,一个缩短、易记忆的网址,可被跳转到实际的地址,比如:BrandA.com/newsletter,可用来宣传BrandA的电子邮件。如果推广社交网站,[email protected]对微信或微博也有类似的考虑,与其费劲去扫描,为何不给出ID或名字直接加呢?

  与美国相比,中国的二维码有强大的网络公司在背后推动,教育普及快,加上网络、扫描器等相关设备的支持,减少使用中可能出现的摩擦。采用恰当,二维码不仅是市场经销者的宣传工具,也可有其他多种用途。

  二维码或许在美国已死,但在中国刚生根发芽,期待其有繁花似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