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攻二维码支付 中信银行探路差异化

  上述股份制银行负责人表示,虽然在一些应用场景下,二维码支付可以通过手机终端直接扫描完成,但是更多情况下使用二维码支付仍然要不可避免地涉及商户POS终端的改造,改造的成本由谁来承担?“目前我行二维码业务的范围仅限于手机银行客户之间进行转账,还没有在更大范围内通过和商户合作推进二维码支付。”

  “现在我们正处于跑马圈地、抢商户的阶段。虽然市场上一些支付机构也在做二维码支付,但是和它们相比,中信银行的模式更为成熟,因为我们可以和商户的内部管理系统进行对接。不过,仍有一些核心技术待突破,比如刷二维码的时间问题。”徐鹏表示。

  推动移动支付能否补充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的短板?对此,中信银行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传统上认为股份制银行发展零售业务的不足之处是网点数量偏少,但是银行网点数量并不是决定性因素,如何把零售客户经营好、服务好才是最重要的,发展移动支付将助力中信银行的零售转型。

  “我们需要改进的是服务质量,包括信息的互动、服务升级和业务升级。既然我们制定了在网络上面打造一个全新中信银行的目标,我们的创新要服务于这个目标,来支持传统零售银行的服务升级。”中信银行办公室相关负责人说。

  移动支付安全性存疑

  现今中国经济驱动力正在发生变化,消费渐渐成为经济主流,还有大数据技术的发展,使银行的经营方式和盈利模式发生了深刻改变。

  “未来银行将依靠支付模式的便利性和风险管控技术的网络化,来批量获取和经营客户。”中信银行行长朱小黄表示,“以服务收费为主的银行盈利模式正在形成。消费金融服务的最高境界就是每一个环节都有银行,每一个支付都依靠银行,银行无处不在,但处处隐身。”

  IBM公司支付产业及运营转型首席顾问黄悦同样看好移动支付的前景。“未来移动支付的高速发展将是不可逆转的,甚至有可能取代现有的支付方式。可以说银行为了自保也不得不做移动支付。如果银行不做,那么第三方支付等非银行机构发力移动支付,将给它们的业务带来巨大冲击。”黄悦称。

  对于移动支付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上述中信网络银行部人士坦言,与柜台和网银业务相比,安全性问题仍然是二维码支付等移动支付方式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银行仍在研究探索能够从理论上彻底防范木马植入、密码被盗等问题的解决方案。

  黄悦也认为,现在的关键是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还没有到位。移动支付还是属于新的业务,从管理上来说,安全条例和法规没有成形,银行在移动支付领域也处于探索阶段。“由于安全性还没有得到有效的验证,再加上支付的传输过程中采用的是无线信号,而不是银行的专用网络,其实银行在做这些业务时心里也不是非常有底。”黄悦称。

  毕马威相关报告指出,提高移动支付的安全性,将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移动支付业务的发展。在提高移动支付安全性方面,除了建立健全我国社会信用体制、推广手机实名制以外,还可以采用多项移动支付安全技术,在定制手机中加入指纹和面部识别功能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