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二维码?你OUT了!”从地铁广告、火车票、飞机票、快餐店、电影院、电视屏幕到听音乐、买菜、赏花,似乎一夜之间,二维码就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在即将推出的微信5.0中,“扫一扫”也被提升为“战略级入口”。然而,在二维码风生水起的同时,“一分钟制码”背后的安全隐患,以及“能印刷就能使用”的监管缺失亟待填补。
二维码风生水起
家住山西长治的市民黄刚近日发现,不少公交站牌印上了马赛克似的“公交二维码”,用手机一扫就能查询300多辆公交车的实时信息,掐着点坐公交,免除了不少等车、换乘的烦恼。
500多个汉字或2710个数字,一个二维码能容纳的信息比普通条形码高出几十倍。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尤其是腾讯、阿里巴巴、新浪等互联网巨头对二维码的大力推广,“扫一扫”正在成为智能手机用户的时尚用语。一扫之下,便可添加微信好友、下载优惠券、浏览网页、视频……
“未来的互联网世界可能不需要域名了。”腾讯公司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称,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不需要注册网址,只需一个号码,用二维码一扫,所有的服务都可以提供。
目前风生水起的二维码其实并不是一项新技术。2005年就从事二维码行业的华阳信通董事长黄新山表示,自2007年起国内二维码应用就逐渐增多,但只有在“云”概念深入人心,移动互联网用户数爆发增长之后,二维码行业才从“概念传播”转向了“标准产品”,真正迎来了春天。
工信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国内移动互联网用户已达8.17亿户,用户月均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首次突破100M,达到117.4M。业内人士预测,年底全国移动互联网用户有望突破9亿大关。去年,国内智能终端出货量达2.58亿部,超过此前历史上出货量之和。
黄新山表示,作为移动互联网重要的入口之一,二维码在电商企业和消费者之间架起了一座互动桥梁,能够打通线上线下,实现“见物购物”,为传统企业带来发展机遇。
“一分钟制码”背后:
诈骗案件增多
风生水起的同时,使用二维码导致的话费丢失、隐私外泄等安全威胁与日俱增,二维码正成为手机病毒、钓鱼网站传播的新渠道。
近日,家住太原市五一路的李女士刚刚遭遇二维码陷阱。她在一个扫二维码赢优惠券的网站上,扫了一下二维码后手机中了病毒,反而把刚充好的120元话费扫掉了。山西省公安厅网警总队表示,去年以来,利用二维码诈骗的案件明显增加。
太原移动技术人员称,将带有病毒程序的网址链接生成一个二维码并不存在技术门槛,甚至可以实现“一分钟制码”。只要在互联网任意搜索一款“二维码生成器”,然后把病毒软件的下载地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立即就能生成一个迷宫似的二维码图片,整个过程甚至不用1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