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纹应用能否扛大梁?
这两年,如果我们说起门禁识别领域最为先进的技术,那么恐怕绝非诸如指纹或者人脸识别的应用莫属。在不少用户的心目中,人脸识别比起传统的ic卡射频应用有着更多的便利性。当然,它在安全性上的进步更是被很多人看来是一种跨时代的超越,而这样的超越甚至可以用不可逆转来形容。可是,随着指纹识别市场的不断发展,ic卡竟然又开始渐渐的回到了我们的应用当中,难道生物识别真的已经无法完成所有的任务了么?
随着大家对于安防管理系统性能的日益期待。生物识别的应用也正在渐渐的从辅助走向前台。于是,在当前的应用中,从豪华的楼盘到一些大型的工程,从一些简单的民用工程到一些机关或者酒店的大门控制,指纹识别为主的生物应用则早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出入口控制的一种象征。
不过,一直以来生物识别设备的稳定性都是经常让我们诟病的方面之一。在我们的眼中,包括指纹识别在内的生物识别技术更有一种“跑得快”但是“跑不稳”的感觉。如果从技术的先进性来看,那么生物识别的应用可以堪称先进技术的典范。但是如果从稳定性来看,它给我们所来的烦恼甚至要多于“更不安全”的ic射频卡。因此,这样的纠结使生物识别处在大家一种先进但是却不让人放心的感觉当中。
其实,对于生物识别,在技术上也确实有它的难度,虽然说指纹在我们的眼中只是并不复杂的一小片图案,但是在实际的管理中,却面临着非常庞大的存储数据量。而在系统的运算中,对这些数据进行比对也不是简单的相等与不相等的问题,而是使用需要进行大量运算的模糊匹配算法。不过,基于现代电子集成制造技术使得我们可以制造相当小的指纹图象读取设备,同时飞速发展的个人计算机运算速度提供了在微机甚至单片机上可以进行两个指纹的比对运算的可能。
ic卡射频杀回第二枪为哪般?
也就是说,如今在关于识别上的核心算法上,我们几乎已经掌握了识别应用的最核心。只是在应对一些简单变化,或者是特殊变化时的噪点排除上,还需要一个更加有效的处理方式。
那么,既然生物识别面对独立的运作需求已经不成什么问题,那么几近淘汰的射频ic卡的回归又是怎么一回事儿呢?这一点还真要从当前安防系统的一个大的趋势说起。
这两年,大安防的概念在安防系统的建设中已经不是什么新鲜的理念。而对于整个安防系统来说,安防与it的靠拢则成为实现安防技术实现突破的又一个主要的渠道。比如,对于传统的ic卡应用来说,它的角色更多的起到了一个密码的角色。而生物识别则同样扮演一个密码的角色。只是不同的方向演绎了相同的功能,然而由于二者的各自为战,于是1+1也就未必等于2了。
ic卡智能时代依然不掉队
因此,将生物识别的应用与ic卡再一次进行有机的集合,无疑是目前最为大胆却也是最为可行的方案之一。毕竟对于两项虽然不在同一层次,但是技术却都以逐渐的走向成熟的应用来说,二者的联姻注定会有着意外的收获。
于是,当前为了能够取得1+1>2的效果。如今不少的应用已经开始尝试着将生物识别与传统的ic卡进行有效的结合。而在功能上,它们也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功能叠加,或者提供二次的识别保障。而是在不同的角色上扮演着不同的识别限制。
“回马枪”将成为趋势
比如说在一些应用中,系统将主人的生物信息存储在ic卡上,并在ic卡的读卡机上加装指纹识别系统,当读卡机阅读卡上的信息时,一并读入持卡者的指纹,通过比对卡上的指纹与持卡者的指纹就可以确认持卡者是否是卡的真正主人,从而进行下一步的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