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识别让歹徒印泥盗取指纹毫无作用

      话题背景:国防科学技术大学日前成功研制出一种手指静脉特征识别认证系统,经测试“识假率”可低至十万分之一。目前该研究已取得5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打破了日、韩等国的技术垄断。

  持刀片割断狱警的喉咙,切掉其右手指头,换上警服后用狱警的工作卡打开第一道门,再用被割下来的手指打开指纹识别门禁系统,接着通过红外线门……最后成功越狱。这些似乎只有在科幻片中才发生的剧情,却曾在内蒙古某监狱真实上演。而现实中,用印泥盗取他人指纹的情形更是屡屡发生。

静脉识别让歹徒印泥盗取指纹毫无作用

  上述种种危险传递出一个信号:技术已趋成熟且获广泛应用的指纹识别技术,仍存在其自身难以克服的安全漏洞。由于指纹裸露于体表,无法避免被复制及窃取,急需更加安全且同样便捷的安防技术。静脉识别技术因此应运而生。

  生物识别新贵

  在“缤纷多彩”的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中,指纹识别因其成本低、体积小、采集方便等特点,在目前的生物识别市场上独占鳌头。不过,它并不需要“活体”—— 一张复制下来的指纹图像,或一段被砍下来的手指,都能轻易骗过识别设备的“火眼金睛”。

  此外,有统计表明,还有大约5%的人因指纹浅而不能被识别;著名歌手李宗盛也曾因弹吉他磨掉了指纹而开不了门。这些都给指纹识别留下了“盲区”。

  而作为一种“活体识别”技术,静脉识别的生物特征载体——静脉血管位于表皮以下、手指内部,依靠流动的血液形成血管图像,即便是复制一根活体手指,血液一旦凝固之后图像也将面目全非。

  静脉识别技术可追溯至1983年。当时,柯达公司的约瑟夫·莱斯(Joseph Rice)在研究红外条形码技术时,产生了利用人手背血管红外成像作为身份识别的想法,发明了最早的手静脉特征识别技术。1987年,约瑟夫·莱斯获得此项技术的第一个专利,但在安防领域并未引起足够重视。

  1992年,日本北海道大学的K.Shimizu撰文指出,可以利用人体手血管红外成像作为身份识别依据。此文章被认为是日、韩等国大力开展手静脉识别技术研发的源头。5年后,韩国的BK System公司发布了亚洲第一个手背静脉识别的商用产品BK-100。静脉识别逐渐成为生物识别技术中的“新宠”。

  彼时,为了绕开韩国的手背静脉识别专利,在日本兴起了基于手掌和手指的静脉识别技术研发。日立公司推出了一系列手指静脉识别产品,富士通公司则推出了手掌静脉识别产品。在21世纪初前十余年,两者各自迅速占领了国际静脉识别市场的主要份额。后续跟进的还有索尼公司。

  此后,静脉识别技术发展进入研究和产业化交织不清的状态。由于企业早期的介入和过度的专利保护,一度大大降低了研究的活跃度和水平。2007年,约瑟夫·莱斯,这位手静脉识别技术的先锋撰文,对该技术的应用进展缓慢表示焦虑,建议开发可穿戴式静脉采集设备。遗憾的是,直到现在,这种产品仍未公开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