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的“种子”发芽长大了

     “从2002年入户传感器产业基地,我们公司已经与基地共同成长了11年。从一个没有销售额的"种子"企业,慢慢发芽、长大,到销售额突破千万元,再到今年30%的增长,预计明年销售额还将翻番!”昆山双桥传感器测控技术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冰告诉记者。

  而传感器产业基地也像一颗“种子”,15年前种在美丽的周庄。经过这么多年的孕育发展,“种子”发芽长大了,聚集了物联网感知技术研发、生产企业共计70余家。

  项目引领 发展要素齐聚基地

  昆山诺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落户已有五年,公司董事长郭宏表示,传感器产业基地汇集了很多业界知名感知技术企业,涵盖传感器材料、产品、应用等多个领域,这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很多便利。“我们不可能生产所有的传感器,也需要同行业的合作者。前段时间,我们想了解射频识别的技术和产品,在基地就找到了这样的公司,他们很热情地为我们答疑解惑,让我们"足不出户"就解决了问题!”他笑着说。

  传感器产业基地始终把项目建设放在第一位,通过引进和培育,集聚了一批对完善产业链具有重大意义的项目。去年,远望谷物联产业园落户基地,不仅要建造集聚物联网各类行业应用研发中心的综合性产业园,还要建成一个集科、工、研、商为一体的物联网产业园区,打造国内领先的物联网产业集群。

  去年7月,江苏博源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项目正式动工,总投资4亿元,主要致力于智能电网关键控制设备的研发、制造和测试,预计用三年时间将该测试中心打造成为国家级功能测试中心,年产能可达2亿元左右。

  创新发展 目标瞄准“高特难新”

  “传感器产业是一个朝阳产业,目前很多核心技术掌握在国外公司手中。我们要发展,就必须加大研发力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因此,我们产品的定位就是"高、特、难、新",目前如高频动态压力传感器等产品填补国内技术空白,被用在军工产品和大型工程上,市场前景广阔。”王冰表示。

  双桥传感器目前拥有员工50人,其中近一半是研发人员,已授权的发明专利达到18项。“目前基地研发生产红外、光电、霍尔、热敏、超声波、压力、气敏、图像等八大系列数十种产品,以及磁性材料、热释电陶晶片等传感器材料,倾角数显水平仪、智能开关、红外报警器、光纤连接器等传感器相关应用产品。”传感器基地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载体建设 完善配套助力企业

  走进位于传感器基地的展厅,就仿佛步入了一个“传感器世界”,这里不仅有基地内感知企业研发、生产的各类传感器产品,参观者还可以参与体验感知技术,亲身体验物联网技术在智慧医疗、智能农业、智能景区和智慧家庭等多领域的应用。“2008年,我们建设了当时全国唯一的感知技术产业展厅,现在我们将进行展厅的二期改造,让参观者更深入地认识传感器,认识物联网,感受到传感器会给我们的工作生活带来巨大的变革。”传感器基地有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