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二维码不要随便扫

  时下,人们对于二维码已不再陌生,只要扫一扫二维码,便能获取相关信息。昨日,记者走访市区多家超市发现,不少商品包装上印制了二维码,通过扫描二维码可获得与产品相关的信息,但由于缺乏相应的规范,二维码存在安全隐患,消费者在扫描之前,最好安装有监测功能的专业扫码软件。

  与产品关联度低

  在市区多家超市,食品、饮料、日常用品等众多商品上,许多商家已经将二维码印制在了包装上。通过微信的扫一扫功能,记者发现,不同产品所显示的内容类别不尽相同,大体包括连接至该厂家的微信官网、显示厂家官方网址的链接、连接到该产品所在的网上商城等,其中以连接微信官网居多,而这些微信官网与所销售的产品信息直接关联度并不高。

  一位前来购物的方小姐告诉记者,她已经扫描了多种商品的二维码,购物时,想要用手机查看该产品在网上商城的价格,再决定要现场买还是网购。“但是许多产品的二维码直接连接到厂家官网,看不到网上报价信息。”方小姐有些无奈。

  记者在走访中发现,个别产品包装上印的二维码手机无法识别。在市区丰泽街一家大型连锁超市,记者随机拿起两款乳饮料,尝试刷取包装上的二维码,却无法获得任何信息。“可能是因为印刷在褶皱处,或者材料反光导致无法识别信息。”现场一位工作人员解释。

  “也有可能是因为在编码过程中出现错误,致使二维码无法被识别。”业内人士郭嘉告诉记者。

  可溯源二维码少

  在市区一家超市的农产品区,记者找到一款包装上印有二维码的蔬菜,扫描后发现,该蔬菜的产地、生产基地的名称、蔬菜种植的相关负责人等信息一目了然。但是在贴有二维码的农产品中,多数所显示的信息量较少,只显示名称与重量。

  “我希望有溯源功能的二维码能更多些,这样我能够对购买的产品在每个生产环节都有所了解,更加放心。”在现场选购蔬菜的王先生告诉记者,但是此类产品比较少见,即使有,所显示的信息也过于简单。

  有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无论通过二维码还是一维码进行产品溯源的企业还是相当少。“要配备"电子身份证"必须建立起一整套溯源机制,以茶叶为例,要对茶叶的种植、采摘、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和销售建立档案,实施统一管理,需要一定的成本。”一茶叶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称。

  安全隐患待解决

  在二维码带给消费者一些便利的同时,其安全隐患也开始浮出水面。

  走访中,市民苏先生告诉记者,他曾扫描一个产品的二维码后,出现一长串的网站链接,并提示登录网站,点击进入网站,损失了大量的手机流量。

  “当前二维码制作的技术门槛很低,处于每个人都可以制作、印刷、发布的状态,所引起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郭嘉告诉记者。据介绍,不法分子在网上只要下载一款“二维码生成器”(工具软件),再将病毒程序的网址粘贴到二维码生成器上,一个二维码就正式诞生了。

  据了解,对于二维码的监管尚处于空当期,不论是注册二维码企业还是制作二维码都没有任何规定与限制,行业处于缺乏监管的状态。用户一旦扫描带了病毒的二维码,就可能导致隐私泄露、账户被盗刷等。

  在监管尚待完善的背景下,郭嘉认为,最好选择加有监测功能的专业扫码软件,同时,市民在扫描二维码前,应当要先行判断二维码出处是否权威可信。如果要通过二维码安装软件,安装完成后,先用杀毒软件扫描后再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