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静脉识别技术 在门禁系统中应用值得期待

  目前国内有部分厂家的静脉产品都为一体机产品,功能比较单一,有的不能联机使用,且安全性相对较低,一旦遭到破坏掉,就算触动报警,门体等实际上已被打开,造成的损失已无法挽回。因此一体机只能用在安保等级相对较低的地方,但这种低等级静脉产品性价比就会变得不高。

  另外,嵌入式的高端电子锁、门禁及利用指纹技术生产的锁类、门禁考勤类产品已非常普遍,但指纹易被复制、部分人群应用不稳定是长期困惑主流厂商的问题,相关产品市场接受度及产品利润逐年降低,已形同鸡肋。指静脉技术在日本、台湾、中东、拉美等海外市场都开始了大规模的商用,逐步替代了原有的指纹、虹膜等产品。国内多数安防产品生产企业如电子锁厂、门禁厂、集成商等已经开始着手准备进行指静脉配套技术二次开发及相关产品升级,成熟国产指静脉核心技术的诞生将推动产业的升级,广大民用和商用客户也逐渐对指静脉产品有了普遍的认知。

  三、工业级高端指静脉门禁系统的技术创新

  目前,国内的指静脉模块化技术已经成熟并量化,这为安防门禁领域广泛应用提供了基础性的支持。

  首先,指静脉门禁系统不等于产品的简单集成,它是通过软、硬件的匹配,协同系统化的解决体系。就安防行业来讲,如果系统定位于服务高安全、高保密性的国家与商用级别,必须采用工业标准制造,并且不能仅仅嵌入到各种终端产品中,如门禁、考勤机、保险箱、汽车门锁、打印机等这些只能用在民用级别或者保密度、安全度要求不高的企业,所以需要进行更高一级开发,使硬件上做到质量与功能安全,比如在电路板上如果不能真正做到物理式的隔离,一旦短路就会使CPU烧坏,这种自身都不安全的硬件产品是没有市场的。

  按照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与公安部对安全技术防范产品的管理要求: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制度、安全认证制度。未取得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的禁止生产和销售,另外生物特征身份识别这种涉及隐私秘密的特殊领域,国外核心技术在国内安防领域的应用存在涉密的根本问题。

  为了跨越这些障碍,在前端(指静脉读头)、后端(门禁控制器),以及整体设计上提出了几项技术创新。前端部份,指静脉门禁系统的前端采用工业级材质,可360°手指静脉识别。由于指纹操作方式已经成为人们的使用习惯,为了在不改变习惯的情况下提供安保系数,特意按照指纹的操作习惯来设计,使用简便快捷,可实现1秒内快速反馈。

  后端(门禁控制器)部份则采用了该公司多项专利,如自行开发的存储与提取技术、嵌入式技术、加密技术、网络技术和智能技术,根据不同的现场情况可分别通过以太网或RS485两种不同通讯方式,其中网络通讯模式则基于TCP/IP协议的网络管理TCP/IP局域网结构为主干,并与终端保留RS485总线结构,且支持与第三方系统(智能安防平台、OA、ERP等管理软件)无缝衔接。

  在设计创新部份,手指静脉产品采用分体结构,指静脉识别器为外置读头使用,分析处理和控制门体报警等都在被保护区域,即使外置读头被破坏或拆除终端机后也不会打开门体,如图4所示。识别器和控制器之间为无缝连接,省略了国外有些静脉产品要在控制器和读头之间放置连接器、转换器、通讯器等这些繁琐的中间件。另外,该系统也以兼容目前市场上的主流安防类软件。

  四、指静脉识别技术未来的发展前景

  目前来看,鉴于技术与成本的冲突,手指静脉身份识别市场正处于市场爆发的临界状态,指静脉技术一旦达到一定的量产与技术完善提升后,将会普遍推广到民用领域,广泛地应用在人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目前所有厂商都很关心国产技术的价格,相关行业专家指出:在保证产品稳定运行和保证优良的识别率等品质的前提下,指静脉其技术特性决定了目前需要采用高质量的元器件进行产品生产,除去核心算法,光主要元器件材料成本不会低于千元人民币。国产核心技术产品市场价格目前已经大幅下降,希望随着更多厂家的投入和市场的增长能够在未来进一步降低成本。相比国外产品动辄上万元的售价,国内也有厂家推出了自有技术的指静脉门禁,最终价格不到千元人民币,但产品结构简单,设计和做工也比较粗糙,产品外观和国外比较相像,应用稳定性差。但只有低价是远远不够的,就像专家指出的,指静脉门禁技术的特性目前是需要高性能高标准产品设计的支持的,如果只是把指纹产品包上了一个指静脉技术的外壳,其本质可能还不如指纹的指标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