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科二维码 打通知识传播的“任督二脉”

  去旅游,景色或是展品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相伴的“熊孩子”却突然在旁边问你:“这个是什么?那个有什么故事?”,此时无论多机智的回答,如果没有“知识储备”的硬货垫底,总也难逃满心的愧疚,更何况——即便熊孩子们没有十万个为什么的刁难,你心中那份对知识的渴望,在语焉不详的介绍铭牌之前,又能如何安放?

  这样的问题,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逐渐寻得解决之道,“无知”的困窘场面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和网络知识生态的健全,更多变成了“求知”的最佳场景。作为全球中文互联网上最大的“百科全书”,百度百科以其平台优势在“知识O2O”上的创新开拓,正在扮演着这场知识传播革命中的急先锋。

  黄金周,百度百科带你“码”上知识行

  在今年十一黄金周期间,百度百科别出心裁的举办了“码上知识行”的活动,比起其他商家品牌动辄“大奖”“豪礼”的“物质土豪”做派,百度百科送出的却是让网友在北京、成都8大热门景点旅游同时,能够获取专家全程科普讲解的精神食粮,让参与者在互联网的帮助下,成为一名“知识土豪”。

  相比不是讲耸人听闻的奇闻异事谣言传说,就是带你购物的“专业”导游们而言,百度百科在“码上知识行”活动中所邀请到的专家,都是在各自领域建树颇丰的权威。北京植物园、北京动物园、北京世纪花卉大观园、中国古动物馆,以及位于成都地区的三星堆博物馆、杜甫草堂、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武侯祠——这8个活动举办景点,最突出的特征便是其游园场景中的“知识点”密度极高,稍一疏忽便会空留遗憾,此时在旁边有一名堪称百科全书的权威专家负责讲解,其中幸福用者自知。

  但是,这样的幸福并不局限于十一黄金周,也不局限于北京、成都两地的8个景点。无论何时,在全国近200家景点机构旅游时,都可以借助一部智能手机,扫描景观、展品或植物上的百度百科二维码,就可以获得经过权威机构编纂、多媒体展现的全面介绍。

  知识传播,百度百科“画龙”二维码“点睛”

  古希腊着名哲学家芝诺有一句经典名言:“人的知识就好比一个圆圈,圆圈里面是已知的,圆圈外面是未知的。你知道的越多,圆圈也就越大,你不知道的也就越多”。

  现在人们常用这句话表示谦虚态度的重要性,但若是抛开那些唯心的思维方式,反过来想,却可以得出知识传播的一个重要规律:对知识的学习通常都有其触发的场景和条件,只有已知的场景才能激发未知的知识需求。

  但在现实生活中,理想的知识传播场景与实际的知识传输能力常常产生错位。在因为看到某朵美丽的花、某个叫不出名字的动物、抑或是某种引发你思考的现象时,想要了解的更深,但因为求知无门却只能浅尝辄止;但当“一场预先安排的教育机会”摆在你面前时,却常因为缺乏触发兴趣的场景,而让人心生迷茫难以深入,造成知识传播资源的极大浪费。

  当无数人投身“科普”等知识公益时,空有一腔热血却往往忽略知识接收的客观条件,只是站在自身的角度思考“输出”问题,只能够彰显自身价值却无力真正承担“效果”,彼时传统的知识公益行动,如同一个资质很高但却未能打通“任督二脉”的武林人士,一身蛮力也难免落得惨败。

  而此时,百度百科与各历史遗迹、博物馆、动物园植物园等相关机构携手,从解决知识传播的“通路”着手,将知识需求的兴趣场景与权威知识内容无缝对接,让人们可以做到“随时随地,所见即所学”的轻松高效,解决了困扰人类千年的知识传承难题。在这其中,汇聚最权威、最全面知识的百度百科,与业界权威机构与专家搭建起承载知识内容的平台,画出知识公益的“龙身”,而百度百科二维码则成为串联起需求与知识、场景与答案、线上与线下的“点睛”之笔。一“码”在手,知识O2O的轮廓便清晰了起来。

  知识O2O,开启民智推动智慧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