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第一泉悬挂植物科普牌 二维码成花木“身份证”

  看着公园里的花草模样挺漂亮,可是一问名字很多人就傻了眼。2日,天下第一泉风景区组建以来首次大规模的花木科普牌悬挂工作展开,景区内具备挂牌条件的花木将会在未来一周时间内挂上最新版的“身份证”。而记者在跟随工作人员给花木挂牌的过程中也发现,大多数市民和游客植物知识比较匮乏,一些年轻的父母甚至表示:孩子问花名,自己就尴尬。

  200种植物挂牌

  2日,天下第一泉风景区展开大规模悬挂植物科普牌的工作。据了解,这是天下第一泉四个景区整合后首次悬挂植物科普牌。和此前的牌子相比,新的植物科普牌更有“科技范儿”。在整个牌子上,最显眼的除了植物的名字,还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空间留给了一个大大的二维码。

  记者在工作人员的指引下,用手机浏览器对二维码进行了扫描后,自动链接到百度百科的数据库。短短两秒钟时间,植物的习性、分布,甚至包括栽培技术、养殖方法等信息就呈现出来。

  据天下第一泉园容高级工程师马小琳介绍,大明湖新区和老区原有植物100余种。而在天下第一泉景区整合之后,目前整个景区有植物200种左右。这其中大多数具备条件的植物此次都会挂上新牌子。

  超9成植物不为人知

  挂植物科普牌这事听起来简单,但是工作却很繁琐。此次制作了总共4000多个科普牌,在悬挂时为了不对植物造成伤害,都是采用弹簧将树牌“拴”在树上。

  都说“养在深宫人未识”,景区的花花草草显然不属于这种情况。“我就住青后小区,天天在大明湖转一圈,不过这些植物的名字能叫出来的也就是十来种。”市民陈先生认为,景区内的植物之所以不能为广大游客所认识,主要原因是游客和市民对此“不上心”。景区园容科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日里他们天天和园子里的植物打交道,天下第一泉风景区有植物200种左右,但是能叫出其中20种名字的游客都很少,这意味着景区超9成植物不为人知。

  虽然天下第一泉景区内的花木品种并不算最多,但是由于紧靠泉水,景区内部分区域小环境比较好,因此有很多比较少见的花木在景区内“落户”。像趵突泉的无刺构骨、有红花檵木,还有罗汉松、香樟、中华卫矛,这些植物在其他景区很少或者根本看不到。

  据了解,此次科普牌悬挂工作将于本周结束,届时市民游客就可以通过这些牌子,更好地了解相关的植物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