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管理是射频识别(RFID)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领域,图书馆是图书管理应用需求最为集中的场所。智慧图书馆就是以RFID电子标签技术为基础,对读者、图书文献、书库书架的一体化标识,构架起计算机信息系统和馆藏文献、读者服务之间的更为方便、高效、快捷的管理与服务体系。系统以全新的读者服务理念和文献管理模式为先导,以图书馆服务工作和文献管理的实际需要以及存在的问题为目标,全面实现图书馆文献管理的智能化、高效化。
智慧图书馆RFID应用现状
以RFID为核心技术支撑的智慧图书馆建设在国内已经有了良好的基础,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13年12月,国内已经有近300家高校与公共图书馆正式启用RFID 系统。
与此同时,国内智慧图书馆的行业企业和应用先驱都集中在深圳。深圳图书馆是国内首家大规模全面应用RFID 技术的大型综合性图书馆。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智慧图书馆应用方案供应商,深圳远望谷和海恒占了国内市场份额的80%;深圳图书馆早在2006年就率先在全国大范围利用RFID技术实现图书馆自助借还书,并逐步实现市馆和区馆互联,并原创性地开发了24小时自助式社区图书馆,逐步打造以“市图书馆为中心,以24小时自助式社区图书馆为集群”的图书馆之城,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尚属首创,这为智慧图书馆相关标准的研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与应用支撑。
智慧图书馆RFID系统构成
RFID在图书馆的应用主要包括流通服务、典藏管理、架位管理和仓储管理等4个方面。智慧图书馆RFID系统构成如图1所示,包含标识系统、标签转换系统、图书盘点系统、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图书流通管理系统、图书安全检测系统、图书分拣系统等。标签转换系统提供图书、层位标签的注册、管理以及标签初始化功能;图书流通管理系统提供自助借还书、多册图书同时借还服务,大幅度提升了图书馆人性化服务水平和工作效率;24小时自助图书馆提供全天候自助借还书、无人值守;图书盘点系统提供快速盘点、顺架、倒加、数据保存等功能;安全检测系统实现了门禁无障碍通过,安全可靠,实现图书侦测防盗;图书自动分拣系统提供归还图书准确分类。
基于RFID技术的智慧图书馆率先在深圳成功建设后,RFID 技术在全国图书馆开始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着成效。然而随着RFID图书馆的进一步发展,一些问题却也不容忽视,如标准化、互操作、安全等,这不仅影响了图书馆行业的发展,而且还阻碍了图书馆系统间的互通和整合。智慧图书馆RFID系统评价的研究,不仅可以规范RFID技术、相关设备及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流程,推动RFID技术在图书馆内科学、合理、有效地应用,还可提高图书馆服务效益与管理水平,为智慧图书城的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智慧图书馆RFID系统评价体系
评价范围
智慧图书馆RFID系统是典型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包括感知层数据的采集,网络层信息的传输以及应用层服务等过程。因此,智慧图书馆RFID系统的评价也从这三个技术层面入手,分析确立影响这三个技术层面性能的关键评价指标。
评价策略
感知层数据采集评价主要从组成智慧图书馆RFID系统的标签和包括阅读器模块的各个业务处理子系统及终端设备着手,给出了标签以及各业务子系统的基本功能要求以及设备的性能指标要求,同时指出相应指标的权重等级。其中,标签性能指标包含如工作频率、工作/存储温湿度、存储容量、数据保持时间、识读距离、抗静电等;包含阅读器的业务处理系统及设备的性能指标有工作频率、识别与读写性能、多标签识读率、功耗、工作电源、抗静电、工作/存储温湿度等。网络层信息传输评价主要包括了数据传输的时延、吞吐率等指标及要求。应用层的评价主要从图书馆的应用服务着手,包括人机交互、服务能力、服务效率等指标及要求。
评价方法
智慧图书馆RFID系统的评价包括型式试验与现场考核确认两部分。型式试验仅在标签与相关设备的读写器模块上进行,现场确认需要在图书馆内包含阅读器模块的设备上进行。
型式试验依据课题中产出的标准《基于RFID系统的智慧图书馆评价技术规范》中规定以及其引用的检测方法和/或标准进行检测。
现场确认检查内容包括两部分,一是基于RFID系统的智慧图书馆网络性能和质量评价测试,二是对图书馆内基于RFID读写器的自助设备的功能进行现场核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