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言
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主要采取条码识别技术,它结合了条码技术和PC管理客户端,但是这种条码识别技术容易出错或者经常出现数据异常等情况,难以适应人流量大的应用场合。而随着图书馆馆藏图书资源的不断增加,图书上架、下架、借阅、归还等管理问题日益突出,图书馆管理工作人员不堪重负;一旦图书馆人流量过大时,由于条码技术的缺陷等问题,增加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难度,同时也不利于读者借阅和归还,加剧了读者和工作人员之间的矛盾。而RFID技术的出现恰恰可以解决这一难题,将RFID技术应用到图书管理工作,可以提高图书管理的智能化、人性化、自动化,也是下一代管理信息化的主流发展方向。
2.RFID系统
2.1 RFID系统简介
RFID是一种基于非接触式智能化、自动化识别技术,它主要通过发射、接收、处理射频信号来识别目标对象从而获取并处理数据,实现智能化、自动化处理。由于RFID系统具有非接触式、精确度高、效率高、识别距离远等优势,因此它具有环境适应性好等一序列有点。这种RFID系统可以取代传统手工管理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管理的效率;而且RFID系统能够实现人工管理难以完成的任务,从而增加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智能化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RFID系统主要包括下述三个部分,即:电子标签、读写器、PC系统。
最基本的R F I D系统由以下三部分组成,原理如图1-1所示:
(1)电子标签(Tag):电子标签主要由芯片、耦合器件构成,而每一个电子标签都具有唯一的编码信息,用于跟踪并识别目标物体。
(2)读写器(Reader):读写器主要用于读/写目标设备的电子标签信息,包括固定式、手持式、移动式等类型。
(3)PC系统:PC系统主要用于对RFID系统的数据信息进行分析、处理、管理,它包括中间件软件、应用系统等部分。
由此可知RFID应用系统的工作原理如下图1所示:
2.2 RFID系统工作原理
电子标签的数据存储有着约定的格式,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将电子标签粘贴在目标物体的表面;再由读写器对目标物体表面的电子标签进行识别,从而读写电子标签包含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识别目标物体的目的。接着,读写器再和PC机系统进行连接、通信,从而将电子标签数据发送到PC机系统进行后续处理工作。PC机系统的核心是RFID信息管理系统,即后天支撑管理系统,主要用于整合、处理读写器采集得到的数据信息。
2.3 RFID系统的优势
(1)快速识别
传统的条形码技术一次只能识别一个条形码,而RFID读写器可以同时识别多个目标RFID电子标签。
(2)体积较小
RFID标签的读写过程不受尺寸、外形的影响,也不需要固定的尺寸,因此RFID电子标签支持多样化形态,方便适应不同外观和样式的目标物体。
(3)环境适应性强
RFID标签的环境适应性较强,可以抗污染、腐蚀、耐用。传统的条形码是基于纸张来设计的,因此易受污染、破损;但是RFID标签是基于电子芯片介质的,抗腐蚀、耐用,这是条形码无法取代的。
(4)循环使用
RFID标签可以循环使用,因为RFID标签的数据信息可以修改、删除、格式化,方便更新和重复利用,而条形码的信息是无法更改的。
(5)穿透性强
RFID射频信号的穿透力很强,可以实现远距离通信,这也是条形码无法替代的优势。
(6)数据存储容量大
条形码的数据存储容量较小,而RFID标签的存储容量是以字节为单位,未来的RFID标签数据量将继续增长。
(7)安全性
RFID系统的数据信息是经过加密/解密处理的,可以避免数据信息泄露等问题,而且不易伪造,因此安全性较高。
3.RFID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
3.1 图书馆信息化管理现状分析
图书馆使用RFID系统技术是当前的主要发展趋势,也是图书管理实现智能化、自动化、高效化的主要手段。根据目前的调研数据显示,全国大部分的图书馆实现了从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转变到基于条形码识别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即使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管理软件、条形码识别等多种技术于一身的数字化管理。虽然这种管理模式可以提高图书管理的效率,但是还是存在诸多问题,比如图书借阅、归还混乱,并没有改善图书管理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管理和服务水平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