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意见》在“科学制定智慧城市建设顶层设计”中提出,“促进宜居化生活环境建设。建立环境信息智能分析系统、预警应急系统和环境质量管理公共服务系统,对重点地区、重点企业和污染源实施智能化远程监测……建立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加快建立城市物流配送体系和城市消费需求与农产品供给紧密衔接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体系……”
工信部电子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在论坛上发布了《中国传感器产业发展白皮书(2014)》。《白皮书》显示,全球传感器市场上增长最快的是汽车市场﹔我国传感器除交通领域智能应用外,还在智能工业领域的生产过程控制、安全生产﹔智能农业领域的精细化管理、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智能环保的污染源监控、水源地保护﹔智能医疗的特殊人群看护、远程医疗,以及智能可穿戴设备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毛伟明说,作为物联网技术的核心,传感技术是获取和处理信息的关键,其发展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信息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物联网的核心技术主要有信息传感采集技术、网络构建技术、服务管理技术三方面。”尤政说,作为物联网最基础应用层——感知识别层的重要元器件,传感器在物联网中的地位举足轻重,是物联网建立的重要前提。“但目前我国传感器的关键基础件发展滞后,核心传感元器件受制於人,已成为我国物联网发展的主要障碍。”
《白皮书》指出,2013年全球传感器市场规模约1055亿美元。据预测,未来几年全球传感器市场将保持20%以上的增长速度,201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1500亿美元。我国国内传感器市场持续快速增长,年均增速超过20%,2013年超过640亿元。
但从全球总体情况看,美国、日本、德国等少数发达国家占据了传感器市场70%以上份额﹔发达国家在传感器领域具有的技术和品牌等优势,在未来几年内仍将保持。目前,我国传感器产业在国家政策支持下,已形成从技术研发、设计、生产到应用的完整产业体系,共有10大类42小类6000多种传感器产品,中低档产品基本满足市场需求,产品品种满足率在60%—70%。但从行业产品结构看,老产品比例超60%,新产品明显不足,其中高新技术类产品更少﹔同时,数字化、智能化、微型化产品严重欠缺。
《白皮书》还指出,国内传感器产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企业规模较小,高端产品严重依赖进口,其中传感器芯片进口占比高达90%﹔二是技术水平总体偏低,很多企业都是引用国外的原件进行加工,自主创新困难﹔三是产品结构不合理,品种、规格、系列不全﹔四是产业化水平较低,产业配套不足。
提升传感器、物联网核心技术
该如何推动物联网和传感器产业发展?
毛伟明强调,应加强规划指导和政策引导,组织实施好物联网发展专项行动计划,继续落实《物联网“十二五”发展规划》,有序推进我国物联网持续健康发展﹔推进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形成各地区各环节发挥优势、分工合作、协同推进的格局﹔强化核心技术攻关和标准制定,围绕物联网产业链的关键环节,集中资源突破核心技术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加快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积极引导行业示范应用,选择一批重点领域,统筹部署物联网应用和感知基础设施建设,探索创新商业模式和体制机制﹔进一步协调、落实和完善政策措施,强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财税政策、金融政策、土地政策、人才政策等的协调互动和衔接配合。
尤政说,还要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相结合﹔推出支持大中型企业高端发展,以及重点解决民营中小企业的扶持政策﹔制定向自主研发倾向的财政、采购、分配等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