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嵌入式系统的RFID中间件设计

  无线射频识别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为电子标签技术,具有非接触、可批量读写、可重复利用等特点[1],使其在食品溯源系统中得到了广泛运用。随着食品溯源系统的广泛应用,系统集成规模越来越大,从单个的商场、农贸市场逐步扩大到区县甚至是城市。在分布式食品溯源系统中,RFID中间件在食品溯源应用和RFID阅读器之间扮演着承上启下的关键角色[2]。由于其具有体积小、成本低、部署方式灵活等优点,嵌入式RFID中间件非常适合在食品溯源系统中应用。

 

  根据嵌入式的特点,本文设计了分层的轻量级嵌入式RFID中间件ERM(Embedded RFID Middleware)模型,并在嵌入式平台上实现了该ERM中间件。

 

  1 分布式食品溯源系统

 

  利用嵌入式RFID中间件来构建分布式应用系统简单而快速[3]。分布式食品溯源系统如图1所示。溯源系统从左至右分别涉及食品流通的4个环节:生产、加工、物流、销售。而系统自下而上可以分为3个部分: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RFID中间件设计

 

  (1)信息采集模块:包括食品电子标签和终端设备,二者都构成一个典型的RFID应用系统,主要完成食品的识别和EPC 码的采集和预处理。本系统采用超高频RFID技术,符合ISO180000-6C(EPC Global Class1 Gen2)协议。食品生产厂家将含有全球唯一的EPC码和商品信息存储在电子标签中,并将其附着在食品的包装上;食品通过各个环节时,标签在经过阅读器的感应区域后,会自动被阅读器捕获;经过防碰撞机制和安全认证后,阅读器会将标签信息阅读到终端设备,这样就实现了自动化的食品信息采集。

 

  (2)嵌入式中间件:作为食品溯源系统的中间设备,其主要完成对终端设备的管理、数据信息采集、处理、保存和上传到溯源平台服务器等功能。中间件从RFID原始数据中解析出时间、商户信息、流通状况和溯源码(EPC码)等信息,将信息存入中间件数据库并通过远程网络接口上传到服务器平台。

 

  (3)溯源平台服务器:通过以太网接收食品相关信息并进行处理和应用。溯源平台服务器通过专用网与政府监控服务器连接,政府监管部门可以及时地发现和追踪食品安全问题。消费者则可以根据销售溯源码,通过短信、电话方式或进入本地溯源网站,查询食品流通记录,以保障消费者的有效追溯权利。

 

  分布式食品溯源系统通过RFID技术和嵌入式中间件,在互联网的基础上构建了物联网信息服务系统[4],保障了食品溯源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2 嵌入式中间件硬件设计

 

  为了实现高性能、低成本的嵌入式中间件,采用了高性价比的硬件设计方案。

 

  如图2所示,中间件硬件主要由ARM主控模块(AT91SAM9260)和外围器件组成。同时,选用大容量的存储器方案,包括64 MB的SDRAM、32 MB的Flash存储器,以及可支持扩展至4 GB的Micro SD卡。此外,还包括以下各个功能模块:以太网接口和GPRS模块,用于连接溯源平台服务器;阅读器接口包括ZigBee 传输模块、RS485模块和 RS232模块,终端设备可以通过3种方式与中间件通信;外设接口包括USB接口和串口,用于安装适配器驱动和复制存储器数据到其他设备;LCD屏和键盘用于用户与中间件交流,可以在中间件设备上管理终端设备和查询相关信息;电源模块为各部分电路供电,中间件可以使用外接适配器或电池供电。

 

  基于嵌入式系统的RFID中间件设计

 

  3 嵌入式中间件软件设计

 

  中间件操作系统采用ARM-Linux2.6,在Linux Kernel启动后,对外设进行初始化,运行数据库SQlite3,然后调用各模块,生成各线程级的任务。根据EPCglobal标准体系的建议[5]并结合嵌入式的特点,设计了适合嵌入式的RFID中间件ERM。ERM的系统整体架构由终端接口层、逻辑处理层、应用集成层组成,如图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