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识别技术花样百出 “指纹哥”能否突围

  目前市场对于sensor芯片的IC设计的投入很大。有很多厂商都在该领域积极发力,国外的企业包括FingerprintCards、Validity、IDEX、国内则有汇顶科技等企业,在制作领域,中芯国际则是具有很大的潜力。中芯国际向全球客户提供0.35微米到45/40纳米芯片代工与技术服务,在该过程中积累大量的技术优势,预期在日后的指纹识别大潮中,具有强大的能量。

  苹果阵营和非苹果阵营,都在渐渐的收网,相信产业链的快速成熟,将没有什么大的问题。

  四、手机不是唯一载体

  指纹识别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消费领域的大面积应用,也将会反过来推动指纹识别在商务以及军事等领域的应用。这是因为消费级的应用数量大,应用广,因而对于指纹识别技术的价格拉低,具有强大的推荐作用。在电容传感指纹识别领域中,划擦式的指纹识别Sensor价格较为便宜,仅1-2美元,而触控式指纹识别Sensor价格则相对较高,大约在3-8美元这一区间。苹果的整体指纹系统成本也不会超过15美元,为了大面积的应用,还会进一步拉低这种系统的成本,预计会缩减进入10美元的范围。

  对于商务应用来说,10美元的成本对于采购者不会有太大的压力。因此未来指纹识别在银行系统,军事领域,支付领域都有较大的前景,尤其是普通消费者已经培养起指纹识别的习惯之后,指纹识别的普及更是不能逆转的大潮。这种技术和3D以及4K不同,其用着根本性的需求,并非是提前布局的技术,因此手机绝不是指纹识别的唯一载体。

  五、隐忧笼子究竟在哪里

  指纹识别技术的发展,目前来看没有什么不确定的因素,最大的隐忧就是体验和安全性的问题。就使用体验来说,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不论是在消费级产品上,还是工业级产品上,相信都会有良好的效果,但是安全性的问题需要特别的关注。目前互联网的数据泄露事件层出不穷,密码的流失已经给用户造成很大的困扰。不过密码是可以更改的,人类的指纹却具有唯一性,一旦指纹泄露,将会给用户日后的生活造成很多的不便。

  目前解决的方案有两种,第一就是将指纹存储在设备本地,没有上传的功能,就会保护到用户的数据安全。但是这种方式是有缺陷的,因为快捷支付等功能,依靠本地识别是有安全漏洞的,所以传输验证数据是有必要性的。上面提到的方案用于设备解锁可以,但是要拓展指纹识别的应用范围,就需要数据的流动。因此针对指纹数据的安全,国家应该尽早立法,对于手机指纹的APP、设备厂商,服务提供商等等,都要有对应的规范。对于盗卖指纹数据的机构和个人,也应该给予惩罚。

  技术和法律的共同保证,才可以更好的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

  六、总结

 

  外部环境的变化,影响了指纹识别的快速发展,有需求就有供应。除了苹果阵营的技术布局,其他厂商也是拼力追赶,观察目前的市场,越来越多的安卓指纹识别设备开始出现,相信苹果的技术优势,已经无法保持太久了。2015年是指纹识别技术发展的重要一年,这一年将要迎来安卓指纹识别设备的大爆发。未来指纹识别市场的发展规模,也将是成倍增长的。这就是站在触控大风暴的风口的下一头猪,目前这只猪已经四脚离地,起飞的态势无法阻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