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点智能手机上的生物识别技术:你用过哪些?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人类的生物特征通常具有唯一性、可自动识别和验证、遗传性或终身不变等特点,因此生物识别认证技术较传统认证技术存在较大的优势。而随着智能手机的硬件技术不断迭代发展,指纹、人脸、语音以及视网膜识别等越来越多的生物识别技术也被应用到智能手机中,代替了传统的数字文字密码进行相关数据保护。今天,就带大家盘点一下应用在智能手机上面的生物识别技术,看看它们究竟有哪些优势。

  

盘点智能手机上的生物识别技术:你用过哪些?

 

  生物识别的应用范围

  就目前技术而言,生物识别技术在智能手机上的应用范围还相对有限,主要集中于手机安全和一些简单的功能交互上。

  首先是手机安全,主要涉及了手机解锁、文件系统权限隐私保密以及安全支付等方面。手机解锁功能在以往通常以数字锁和图形锁两种形式存在,随着生物识别技术在解锁方面的运用,消除了数字或图形锁被人偷窥或者其他形式破解的可能性。同理,手机文件加密以及安全支付由生物信息代替数字密码,安全性也得到增强。此外,随着生物识别技术的提升,解锁或者输入密码等操作简化,速度也大大加快。

  

盘点智能手机上的生物识别技术:你用过哪些?

 

  其次是人机交互,人机交互的生物识别技术目前来说还比较单一,主要涉及的就是语音识别技术。以往智能手机的交互以点按为主,加入语音识别技术以后,可以通过语音一步完成想要的操作,在一些特殊的场合可以很好的解放双手,同时增加一点趣味性。不过,它们在某些方面确实可以解放双手,但离真正的生活化还差很远,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存在很多不确定因素,并且在词库以及语言的设定上它们还都很死板。因此,以语音技术为主导的生物识别技术在人机交互上的运用还存在很大发展空间。

  

盘点智能手机上的生物识别技术:你用过哪些?

 

  智能手机上的生物识别技术

  (1)最常见的指纹识别和语音识别

  手机端的指纹识别技术最早出现在摩托的ME860上,再到后来的iPhone 5S,使这项技术彻底火了起来。目前各大厂商的旗舰机型几乎都配备这一技术,实现原理虽然各有不同,但基本功能都是用来进行指纹解锁,同时大部分也在向指纹识别安全支付方向发展。

  

盘点智能手机上的生物识别技术:你用过哪些?

 

  

盘点智能手机上的生物识别技术:你用过哪些?

 

  除了指纹识别外,语音识别也是目前使用最为广泛的生物识别技术,例如Siri、Google Now以及Cortana等经典的语音助手都是基于语音识别技术,随着语音模式识别技术的发展,未来的语音助手会越来越智能,越来越接近人工助手。此外,除了语音助手,像一加手机还将语音识别技术运用在声纹解锁上,与指纹解锁功能不相上下。

  (2)虹膜、眼纹等识别技术

  在MWC2015展会上,富士通向我们展示了一款支持人眼球虹膜识别技术的原型机。该识别技术依赖于富士通开发订制的高输出红外LED系统,通过反射这种光线到特有的传感器原件上来进行虹膜识别。目前富士通这款手机Arrows NX F-04G,作为全球首款虹膜识别手机已经问世。

  

盘点智能手机上的生物识别技术:你用过哪些?

 

  而在国内,中兴Grand S3以及vivo X5 Pro也采用了相类似的技术,主要通过扫描用户眼球静脉图案来识别用户身份,还可以给常用的APP加密。由于眼球虹膜有着比指纹识别更加高的安全等级,因此非常有望成为继指纹、语音识别之后的又一个能够大量使用在移动设备上的生物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