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网"不是科幻"刷脸”还要等待 人脸识别技术尚未成熟

  3 生物特征渐成身份识别手段

  动态人脸识别技术在安防领域的“跃跃欲试”,关注度却远远比不上马云在德国的惊艳“刷脸”,互联网金融使用“人脸识别”进行刷脸开户或刷脸支付都将成为未来的时尚。

  在阿里巴巴蚂蚁金服内部,也有一支专职研究生物识别技术的团队,名叫“柒车间”,该团队高级技术专家张洁介绍说,人脸识别技术是基于神经网络,让计算机学习人的大脑,并通过“深度学习算法”的大量训练,让它变得极为“聪明”,能够“认人”。

  “柒车间”负责人皮东表示,以前,我们习惯用用户名、密码这些用户知道的东西和身份证、动态口令这些用户拥有的东西来验证用户身份。未来,用户与生俱来的生物特征很可能成为识别身份的新手段,比如指纹、掌纹、人脸、虹膜等。去年,蚂蚁金服的“柒车间”曾系统地向外介绍了其重点研究的六大生物识别技术,包括指纹、掌纹、声纹、人脸四种生物特征以及笔迹、键盘敲击两种行为特征。目前,支付宝的指纹支付已经上线,键盘敲击也已经应用于其安全风控领域。

  虽然对于具体的应用场景产品形态,蚂蚁金服还未给出明确答案,但不难想见,如果人脸识别获得各监管机构的认可,那么像刷脸支付一类的互联网金融应用,都将有可能成为现实。

  4 样貌变化、双胞胎识别仍是难题

  然而,尽管有着阿里巴巴做后盾的网商银行和打着腾讯标识的前海微众银行一度申请试点“远程人脸识别开户”,却仍遭遇暂时的搁浅。截至目前,央行尚未下发正式试点远程开户或刷脸支付的通知。

  据业内人士分析称,远程开户的人是否就是真实的资料提供者,是否存在盗号的可能,用其他用户的照片或者视频替代是否会被识别,这些都是银行和监管部门必须考虑的风险。据多家人脸识别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其中面临的巨大阻力就是人脸识别技术尚未有一个明确的“标准”。

  不少人也有疑问:如果相隔几年长相变化大,机器能识别出我吗?双胞胎如何区分识别?如果有人拿我的照片和视频来冒充怎么办?蚂蚁金服称,人的形态确实很容易随着时间变化,这是人脸识别技术无法回避的一个难点,目前的技术可以做到的是:发型变化、常规化妆、一定程度的胖瘦变化、老化可以被识别出来。但是,如果人的变化过于剧烈,计算机也无能为力。另外,双胞胎人脸识别的难度也很大,只能采用多种识别方式组合的方式,来进行身份识别。至于照片冒充,这是人脸识别从实验室进入商用、尤其是金融领域的一个技术难点。

  据苏光大介绍,目前的人脸识别系统,对于人脸图像、人脸视频的甄别能力,还比较有限,所以他并不提倡一味拔高人脸识别技术,“人脸识别技术并非万能的”。苏光大表示,基于安全性的考虑,需要对人脸识别的“防伪”技术进行突破。

  作为阿里巴巴人脸识别应用的技术提供商,“FACE++”的总裁印奇则告诉羊城晚报记者,实际上在金融行业产品的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中包含了两部分,“一个是对人脸的识别,另一个我们叫活体验证,它会和用户做一些交互,确保客户是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一张照片或者视频或者人戴的面具。”

  “可以这样说,中国在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上处于国际先进水平。”苏光大表示,如今,人脸识别技术的静态识别已经解决了技术上的问题,其超高的比对能力,使人脸识别已经可以广泛应用于小区门禁、公司打卡、互联网等领域。

  2

  “动态识别”或将织就“天网”

  “天网”一旦开启,无论要搜寻的人身在何处,都能通过其面部迅速准确定位,这是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的情节。人脸识别技术的迅猛发展,是否就意味着“天网”已经织就?

  实际上,“天网”使用的就是超前的动态人脸识别技术,是其与互联网人工智能的完美结合。苏光大说,在安防领域研究的三维目标人脸识别系统,对“人脸比对”和“人脸跟踪”的要求较高,目前的动态人脸识别技术还无法胜任。

  “困难之一就是人脸的尺寸比较小,比如说像有些公司要求人眼之间的距离要大于30个像素,而我们传统监控远远达不到,这样的话就很难做到动态的人脸识别了,这个技术将是业界研究的一个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