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系统在图书馆的应用已经有了10年左右的历史。据Checkpoint统计,截止2005年全球有超过440家图书馆采用了RFID技术,这一数字在2007年上升到2000家。
新加坡国家图书馆是亚洲最早使用RFID技术的代表,可以说图书馆采用RFID已经是比较成熟的产品,正在推动着图书馆自动化事业的发展。
在国内,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是国内首个部署RFID系统的图书馆,已于2006年2月投入使用,这是RFID在中国图书馆应用的里程碑,它的成功运行为其它图书馆提供参考,意义可谓深远。深圳图书馆新馆也部署了RFID系统,并于2006年7月开馆试运行。国家图书馆、杭州图书馆均在2008年初进行了RFID系统的项目招标,项目部署将于2008年完成并投入使用。
应用了RFID技术的图书馆,读者还书和借书就像在银行的24小时ATM机上存钱和取钱一样方便、快捷。越来越多的图书馆已认识到RFID给图书馆带来的变革,国内大部分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均已开始规划RFID系统,如上海浦东图书馆、上海图书馆、南京图书馆、浙江省图书馆等,从2006年第一家RFID图书馆开始至今,国内已经有12家RFID图书馆。刷下身份证,借书还书一键搞定。据悉,武侯区图书馆新馆采用最前沿的RFID(无线射频识别系统)超高频技术实现了自动化管理,把传统的图书馆变成了现代化的科技图书馆。在这里,读者可自助借还图书、24小时电子书下载借阅、自助盘点整架,同时全馆信息自动推播。
RFID俗称“电子标签”,主要实现包括RFID标签、馆员工作站、转换站、自助借还系统、室外自助归还系统等。馆内的每本图书上都安装有一个芯片,凭着这块芯片,读者可以轻易地寻找到想要的图书在第几排书架的第几层。
“以前图书馆就像是银行柜台服务,上了RFID以后就好比是安装了银行自助取款机。”武侯区图书馆馆长徐冰形象地比喻道。在RFID图书馆管理系统中,让读者直接受惠的是自助借还设备。据徐冰介绍,读者进入图书馆,只需来到自助借还设备前,在触摸屏上查出自己需要的图书,根据提示直接走到书架前拿出那本书,然后在自助借还设备上将身份证和书读取一下,就可以带着书离开。同时,24小时自助还书设备也可以帮读者在全辖区内图书通还。
除了RFID系统的运用,武侯区图书馆新馆在阅读方式上也有较大突破,除了传统的纸本阅读,还可利用网络,通过电脑、手机、平板等多种载体进行阅读,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使阅读更加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