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承认与否,只要你上网,可能就已经离不开WiFi了。没错,不知不觉中,WiFi几乎已攻占了整个世界。
空间方面,WiFi像是一张无形的网,撒在人们密集之处。在家中,在路(交通工具)上,在办公楼、餐馆、游乐场、咖啡厅、图书室等,WiFi俨然是覆盖最广的无信信号;设备方面,ABIResearch的研究发现,截至2014年底,全球共计售出99.8亿部WiFi设备,目前共有约45亿部WiFi产品正在使用当中。同时,Wi-Fi设备在未来五年有望以10%的年增长率持续增长。
但就是如此让人依赖和快速发展的一种技术,硬是没能在时下大火的智能家居上取得绝对优势,在众多智能家居无线技术中,WiFi还称不上主角。事实上,在2014年售出的超过23亿部WiFi设备中,手机、平板电脑和电子阅读器占据总出货量的近70%,智能家居、工业物联网、汽车等都只属于“其他部分”。
Why?为什么很多人都在使用的WiFi在智能家居领域中的存在感却很低?
不能一拍即合的技术“硬伤”。WiFi作为连接互联网没有太大的问题,但用于智能家居至少有三点力不从心。
1、令人隐隐不安的安全性。在这里,不直接说,WiFi的安全加密技术如何不堪一击,也不再举国外哪家的智能家居设备被“摧残”的例子,只想让大家想一想,毫不知情下家庭WiFi流量无缘无故被陌生人使用,就能明白WiFi被破解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而如果是智能家居被攻击,可能就不是少点流量那么简单的事了。
2、模糊的健康性。是无线技术都会有一定的辐射,但相比较其他技术,WiFi往往最具威胁健康的嫌疑,即便我们经常使用且大多时候无不适感。那么它到底有没有害呢?世界卫生组织曾指出,目前没有证据显示手机辐射会带来负面影响,一般来说,打20分钟的电话,人体吸收的辐射比使用一年无线路由器还多。
但也有业内人士指出,如果WiFi使用不正确,则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人体接收的辐射量跟频率和距离有关,频率越高,伤害越大,距离越大,危害越小。所以,如果使用较大功率的WiFi设备、距离设备较近、自身免疫力出现阶段性低的话,因WiFi出现头晕、失眠等身体不适完全都是有可能的。
3、“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通常情况下,智能家居是涉及多种设备的系统,而WiFi网络承载的设备很有限。相关报道显示,“WiFi的组网能力相对较低,目前WiFi网络的实际规模一般不超过16个设备,而实际家居环境中,仅开关、照明、家电的数量就已远远多于16个”。这显然不能与智能家居发展契合。
大众认知的提升。WiFi具有天然的联网优势,不需要中间设备,但对大众来说,这似乎并没有大多特别之处。
就今年而言,应该算是WiFi的一个大好机会,其中很多中国企业还出了不少力。1月中旬,小米在旗舰新品发布会上,推出了应用于家电设备的通用智能模块,价格22元;3月11至14日,AWE2015(2015中国家电博览会)上,WiFi模块成为智能家居体验区的一个亮点;3月,360推出“360智连模块”,价格1元,首批数量10000个。注意,这些模块都是WiFi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