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码、NFC 还是 iBeacon? 你了解这些O2O技术吗?

  

 

  O2O风生水起的今天,如何把线下用户有效的引到线上,是非常基础且核心的问题。作为产品经理,想要设计出更好的O2O产品,必须对现有的O2O连接技术有所了解。这里,就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比较成熟的三种技术:二维码、NFC 与 iBeacon。

  二维码自然不用说,已经是大家现今最喜闻乐见的O2O连接方式。NFC(近场通讯)是2003年由飞利浦、诺基亚、索尼联合推出,在日韩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在国内大多是作为手机厂商随机器附送的“小玩意儿”。而苹果作为习惯性自己玩的公司,也于2013年推出了iBeacon技术,踏入O2O连接战场。

  其实,这几项技术本质上都是做了同一件事情:自身携带一定信息,附近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读取到该信息。但是,它们的信息存储量、读取方式、设备要求、距离限制等确实各不相同的。因此,也就适于不同的O2O场景。

  二维码

  在2006年左右,二维码的应用还是局限在存储名片信息(事实证明,这个应用方式并没有在名片领域推广开来,因为出现了微信)。而现今,这种低成本的技术,已经成为O2O技术的标配。因为大家对二维码已经有比较多的认知,所以就不再做过多的介绍。

  直接说一下它的各项指标:

  有效距离: 摄像头能拍摄到清晰且足够大小的图像

  能源: 不需要

  设备要求: 带有摄像头

  优势: 成本极低,可以方便的通过拍照的形式传播,目前绝大部分手机都可以识别二维码

  劣势: 需要主动读取(用户必须先看到二维码),有距离限制,受环境光照限制

  NFC 技术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近场通信),包括 NFC标签 和 读取设备 两部分。

  

二维码

 

  一种NFC标签

  NFC标签可以认为是电子化的二维码。它比二维码的优势是读取速度快,不易受损(二维码一旦模糊。就无法使用)。

  但是它的缺点也很明显:需要特定硬件来读取(目前支持NFC的手机种类有限,iPhone6虽然号称支持NFC,但是目前仅限于Apple Pay场景)

  当NFC读取设备靠近NFC标签时,便可以读取到标签上提前设定好的信息。

  现在市面上的带有NFC功能的手机,可以兼做 NFC标签 和 NFC读取设备,因此,它就可以有以下几种用途:

  读取器 模式,可以读取 NFC标签中的信息。甚至可以读取 IC卡信息(包括银行卡)。

  NFC标签模式,手机本身就自带一个可重写的NFC标记。所以,它可以被用来扮演各种IC卡的角色(公交卡、门卡等),快捷支付也是用的这种模式。

  两个用户的NFC手机,瞬间自动配对成功并且进行信息交互。

  NFC的各项指标:

  有效距离: 20cm以内,5cm以内效果最佳

  能源: 不需要

  设备要求: 需要手机支持NFC(目前NFC手机保有量很低)

  优势: 操作方便快捷(靠近即读取),不易损坏,不受光照环境影响,体积小,成本较低。

  劣势: 设备要求高,距离限制大

  iBeacon

  

 

  一款iBeacon产品

  iBeacon 利用了手机都支持的蓝牙技术进行通讯,不需要特别的配置,胜出一筹。

  数据角度,iBeacon只能标记少量信息。标准的iBeacon协议,只传4个信息段:

  该Beacon的ID

  信号强度(用来测距)

  主要信息(32个字节)

  次要信息(32个字节)

  某些第三方厂商,可以做到更多的信息传递,但是,那就不属于标准协议。

  iBeacon各项指标如下:

  有效距离: 30米左右,国内有公司做到80米。3米内可以比较准确的距离测算。因此,也就可以通过多个iBeacon进行室内定位。

  能源: 需要供电(使用纽扣电池,可以支持数百天)

  设备要求: 需要打开蓝牙,需要软件支持

  优势: 读取距离远,不受光照环境影响,用户打开蓝牙,即可获得获取到附近的iBeacon信息

  劣势: 可传输数据量少,需供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