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草:二维码在线生成工具

  外出买饭,忘带钱包,小内从容地拿出手机向饭店老板出示了自己的二维码,提示音过后,餐款到账,这是中国用户早已经习惯便捷式的付费方式。

  不知何时,扫付、信息传播、内容分享等,二维码技术已经逐渐与我们的生活完美结合。有人用二维码写情书,泡到了女神;有人的纹身是二维码图案,打开链接是个人公众号;还有人用二维码交作业、做简历。这项生活中看似很平常的技术,总是不断地带给我们惊喜。相信大家有时也会和小内一样好奇,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个东西,但却少有人提起,这个遍布各行各业、大江南北的有趣玩意是怎么来的。

  到底是怎么来的呢?

  一维码之后才是二维码

  在二维码出现之前,我们是使用一维码的!

二维码

  一 维条码

  二维码(又称二维条码)是一种比一维码(又称一维条码)更高级的条码格式。一维码只能在一个方向(一般是水平方向)上表达信息,而二维码在水平和垂直方向都可以存储信息。一维码只能由数字和字母组成,而二维码能存储汉字、数字和图片等信息,应用领域要广得多。

  因为一维码有点跟不上信息时代的节奏了,所以,为解决一维条码无法突破的一系列问题,二维码就出现了。

  二维码当然是有原理的——是使用黑白矩形图案表示二进制数据,被设备扫描后可获取其中所包含的信息。说白了,就是:先把文字转换为二维码图案,当用户进行扫码的时候就是通过手机应用再把二维码图案还原为文字的过程。懂?

  你或许会好奇,二维码3个角落的那3个“回”字怎么回事?其实,那是帮助解码软件定位的图案。普通条码扫描时,需要严格对准扫描仪,而二维码无论从任何角度扫描,数据都可以被正确读取。

二维码

  那么这项有意思的技术是何时、怎么被发明的呢?据了解,二维码技术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初,但得到实际应用和迅速发展还是在近20年间。二维码有很多种码制,其中最为普及的是QR Code(Quick Respond Code,全称为“快速响应矩阵码”)。 QR Code起源于日本,是Denso Wave公司为了追踪汽车零部件而设计的一种条码。

二维码

  而我们常说的二维码,其实就是这种叫QR码的二维条码。

  大多技术和事物都是由单一到多样的。早期的二维码,应用范围还是在产品追踪、物品识别、存货管理等工业用途。到2012年左右,智能手机和微信在中国的普及,二维码随之很快变成了一个可以被大众随时“扫一扫”的工具。

  “二维码+”的想象力

  起初,二维码只是一种便捷的通讯,但现在已经远不止如此。经过几年的快速发展,现在的二维码,早已广泛应用于社交、移动支付、O2O、电商、社区生活等方面。用户可以把数字、英文、汉字等文字转换为二维码,然后再通过识别应用把它们识别还原出来,在这些过程中,二维码扮演着“信息流动加速器”、“超链接”、“名片”等角色。

  除了上述列举的基础用途,人们在二维码上还展现出了超高的想象力,比如这些有趣的应用:

  二维码情书

  前段时间,一份不慎遗失的情书,在网络上引起了轰动。

二维码

  原来,这是某在校大学生王勇在图书馆暗恋上一女生,决定写情书表达爱慕之情,于是他想到了将情书巧妙藏在二维码内。

二维码

  嗯,创意不错,小内上学的时候只知道偷偷往人桌兜里塞纸条……难怪没有对象!

  二维码农田

  在田里种出二维码,现在成了一些农民伯伯们喜欢的活动。

  这个疯狂的麦田创意,最早是在国外流行的。2012年的时候,加拿大的一个农场主在其大片玉米地上创作出占地31.2万英尺(约2.9万平方米)的超大二维码图形,用智能手机扫描后将可以进入家族农场的网站中。该条码图形还被列入了吉尼斯世界纪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