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身份证将“大显身手”
从未开车上高速公路的私家车,年检时居然发现了高速公路上的超速行为。百思不得其解的车主查询后才发现,原来自己的车被套牌了。套牌假牌、遮挡号牌等交通违法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成为交通管理工作的一大隐患。然而,目前基于视频图像技术的号牌识别系统不能有效辨别假牌套牌、故意遮挡号牌等违法行为,成为城市交通管理系统中的一大难题。而令人振奋的消息是,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系统的建立可以有效解决这一难题。
汽车电子标识好比汽车的“电子身份证”,安装在汽车前挡风玻璃内,看起来和普通IC卡一样,但里面录入了包括车辆号牌、类型等车辆信息。电子标识能实现“一车一卡”,不可复制、难以拆移,系统在城市道路布设读写基站,实时准确的采集车辆信息,实现城市的智能交通精细化管理。
为满足我国智能交通管理、涉车安全监管的重大战略需求,2012年,公安部向国标委申请制定6项“汽车电子标识”国家标准,于2014年汽车电子标识先行先试列入京津冀三省市交通一体化项目。2016年1月20日,汽车电子标识系统在无锡启动,试点10万辆汽车;2016年2月26日,系统在深圳启动,试点20万辆汽车。作为全球高端的物联网项目,全国2亿多辆汽车、数百万公里的街道和公路在不远的将来可预见全面实施基于国标超高频RFID的电子车牌。
汽车电子标识系统的应用对城市道路交通管理来说可谓是“划时代”的革命:它将大大提升城市智能交通管理整体水平,让交通管理更科学、城市道路更通畅、停车服务更便捷、公众出行更安全。一方面,汽车电子标识可用于交通流量统计、重点车辆监管、公交信号优先控制、停车管理、通行证管理等领域,大大提升城市交通管理能力;此外,汽车电子标识的应用对公安机关打击涉车违法犯罪行为、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大意义。
随着基于RFID技术的汽车电子标识的不断推广,RFID技术在城市交通中的作用将会更加重要。当前汽车电子车牌正面向全国推广,按2.5亿辆汽车存量计算,将有超过186亿元的RFID市场机会。
RFID,让假货无处可觅,食品安全的逆天神器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屡禁不止的食品安全事件正不断蚕食着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此外,在药品、农产品加工等多个领域,都存在“劣币逐良币”现象。假冒伪劣商品的存在严重阻碍了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国务院办公厅2016年1月12日发布《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将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作为重点,分类指导、分步实施,推动生产经营企业加快建设追溯体系。2017年2月16日,商务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农业部、质检总局、安全监管总局、食品药品监管总局等七部委出台了《关于推进重要产品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的具体实施方案,标志着我国溯源体系建设进入快车道。
目前电子信息追溯系统主要使用超高频RFID技术。基于RFID的产品追溯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跟踪、反馈、查询、存档和管理。消费者及监管部门可以高效、实时、便捷查询产品信息;可以全面监控种植、养殖源头污染、生产加工过程的添加剂以及有害物质、流通环节中的安全隐患;可以对食品安全隐患进行有效评估和科学预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