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现场答复说,民政部门已经注意到这一问题,已经在加强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提升养老机构工作人员素养等方面采取具体措施。同时,在去年调研基础上出台了关于在养老机构推广意外伤害综合责任险的意见,促进养老机构建立长效风险分担机制。
今年5月,财政支持济南养老服务机构购买综合责任险的政策有望在全市推开。其中,政府扶持养老机构发展,承担80%的保险费用,另外20%的费用由养老机构自己承担。同时,将购买保险情况纳入对养老机构星级评定的考核内容。
餐企禁止油烟扰民环保卫生证照“一样不能少”
市人大代表孔峻峰提出“关于加强居民区油烟扰民治理的建议”。他说,餐饮企业申请营业执照前,有关部门对营业房屋位置是否存在油烟扰民的风险不作考虑,不少个体小微企业在未办理环保审核的情况下就先行装修开业,“生米煮成熟饭”后增加了取缔、整治难度。
他建议,进一步加强涉及济南市油烟扰民问题的立法调研,推动有关法规进一步修订。另外,改进餐饮企业新设事务的行政审批流程,“在环保部门对企业选址、油烟排放方案及控制措施做出评估审核前,工商、消防等部门均暂缓发放有关证照,避免企业‘手续部分合法’”。
对此,市环保局政策法规处处长齐学坤答复说,根据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法,排放油烟的餐饮服务业经营者应当安装油烟净化设施并保持正常使用,或采取七大油烟净化措施。其中,禁止在居民住宅楼、未配套设立专用烟道的商住综合楼等新建、改建、扩建产生油烟、异味、废气的餐饮服务项目。根据国家“先照后证”改革实施意见,虽然对餐饮企业油烟扰民主要是加强事中事后监管,但环保审批、卫生许可等相关证照“一样也不能少”。
济南今年出台的《各级党委、政府及有关部门环境保护工作职责(试行)》明确规定,在油烟扰民方面,市城管执法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对城市生活噪声污染、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露天烧烤污染等实施监督执法。
排查留守儿童6289人统一建立“关爱台账”
市人大代表赵振河建议,统筹推进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统筹打造融合老年协会和留守儿童之家功能的机构组织,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支持,加快形成一套系统完备、操作性强、行之有效的关爱服务体系标准。
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答复说,济南已经对全市留守儿童基础数据进行摸底,截至目前全市共有6289名留守儿童。通过数据平台搭建,今年6月底前各县区将完成帮扶工作,与留守儿童父母签委托责任书。另外,还将帮助建立“关爱台账”。
另外,目前全市已建成敬老院78处、农村幸福院631处。为推动农村幸福院建设,对符合条件的,省级专项资金每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3万元和开办补助3万元。市级专项资金每处给予一次性建设补助3万元,开办补助3万元,每年运营补助1万元。
今年,济南市拟新建农村幸福院120处,2020年实现城乡社区建有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和互助点90%覆盖率。
6个综合管廊项目在建二环西路南延项目基本完工
济南市人大代表李宁认为,与传统的管线直埋方式相比,建设地下综合管廊优势明显,“可以一次性解决各类城市管线敷设,便于维护的同时也能腾出地上空间,有利于消除‘马路拉链’、‘空中蜘蛛网’等问题”。他建议尽快出台相关设计标准,在全市大力推广。
对此,济南市政公用事业局有关负责人答复说,济南综合管廊建设在省内起步较早,已先后建设了泉城路、奥体片区、旅游北路和二环西路4项综合管廊。其中,二环西路综合管廊是济南容量最大、技术最复杂、现代化程度最高的综合管廊。目前,济南在建综合管廊项目有6个,分别是二环西路南延、玉兴路南延、工业北路、中央商务区、新泺大街西段、玉函小区南路综合管廊,总长度逾23公里、总投资20亿元。其中,玉函小区南路、玉兴路南延、二环西路南延3个综合管廊项目已基本完工。济南将尽快开工新建项目,加强综合管廊智慧化推广,在全市范围内全面推开。
另外,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在住宅、轨交桥梁等领域越来越多地得到应用,随着济南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已在104国道有试验段,但因为设计标准、运输难度和防水因素,济南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暂时还只能用混凝土现场浇筑,克服以上制约因素后装配式预制综合管廊仍有推广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