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SIM技术优势
(1)系统隐私性强、支持业务种类多。由于采用RFID技术,系统能够自动读取RFID标签内的用户信息,不需要人工录入相关信息,从而支付过程中用户不需要直接提供其手机号,因此,作为用户隐私的手机号得到了更好的保护。另外,由于RFID的存储和标识功能,使得支持业务的种类增多,不仅可以实现日常刷卡消费功能,而且还可以实现离线支付、电子票务等功能,同时还具有个人标识的功能。
(2)操作简便,联网、实时在线能力强,安全性高,费用低。目前绝大多数的手机都支持JAVA技术,采用JAVA语言编写的手机移动支付程序不仅可以实现加密、认证等功能而且还可以更加直观形象的指导用户进行快速的操作,因此它在可操作性、安全性方便都要明显优于目前基于短信或语音的方式。另外,采用GPRS作为通信方式较短信或USSD方式,在传输速率、实时在线、数据加密以及通信费用都具有明显的优势。同时,充分利用了现有GSM网络的数据业务资源。
(3)系统结构简单,实现技术难度低,更符合中国国情。对目前正在运营的移动支付系统无较大改动,只需在移动支付平台上增加RFID数据支持系统和GPRS网关即可,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移动网络资源。它不需要用户更换集成有NFC芯片的手机终端,是在NFC技术成熟以及集成有NFC芯片的手机终端普及之前的过渡方案,便于运营商在此基础上迅速开展移动支付业务,占领市场,培养客户群。
NFC和RFID、红外、蓝牙的比较
传统的近距通讯如RFID、红外、蓝牙相比,近场通讯(NFC)就有天然的安全性和连接建立的快速性,以下是具体的对比图
![手机支付方式这么多,NFC与RFID这两种你可又知道?](/d/file/news/Internet_of_things/cutting_edge/2017-07/76ac9d54ebc746b06a18c8e355c89d56.jpg)
6
NFC和RFID的区别
NFC和RFID一样,通过频谱中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传递信息,但两者之间有很大的区别。
1、 NFC是一种提供轻松、安全、迅速的通信的无线连接技术,其传输范围比RFID小,RFID的传输范围可以达到几米、甚至几十米,但由于NFC采取了独特的信号衰减技术,相对于RFID 来说NFC具有距离近、带宽高、能耗低等特点。
2 、NFC与现有非接触智能卡技术兼容,目前已经成为得到越来越多主要厂商支持的正式标准。
3、 NFC是一种近距离连接协议,提供各种设备间轻松、安全、迅速而自动的通信。与无线世界中的其他连接方式相比,NFC是一种近距离的私密通信方式。
4 、RFID更多的被应用在生产、物流、跟踪、资产管理上,而NFC则在门禁、公交、手机支付等领域内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NFC和红外、蓝牙的区别
NFC优于红外和蓝牙传输方式。作为一种面向消费者的交易机制,NFC比红外更快、更可靠而且简单得多,不用向红外那样必须严格的对齐才能传输数据。与蓝牙相比,NFC面向近距离交易,适用于交换财务信息或敏感的个人信息等重要数据;蓝牙能够弥补NFC通信距离不足的缺点,适用于较长距离数据通信。因此,NFC和蓝牙互为补充,共同存在。事实上,快捷轻型的NFC 协议可以用于引导两台设备之间的蓝牙配对过程,促进了蓝牙的使用。
NFC近场支付和短距离传输,被业内推崇,但是为什么仍然不温不火?
关键原因,是NFC不好用。各种反直觉,特别挫败用户,日常生活中,普通人哪里能想到手机某个特定地方碰一下另一个地方就能实现一些功能?知道NFC的人里,又有多少准确知道自己手机的NFC区域在哪里?这里面,又有多少人能准确地把自己手机的NFC区域对准识别区?能熟练对准了,把识别区换成另一个人的手机的NFC区呢?而且,用NFC的一些交互过程是需要双方确认的,试过两个手机NFC配对过程中点屏幕确认配对吗?
![手机支付方式这么多,NFC与RFID这两种你可又知道?](/d/file/news/Internet_of_things/cutting_edge/2017-07/cc64eceef5cd3de844982be0f8a253f7.jpg)
7
这一系列问题的答案,才是NFC没有大量得到使用的关键原因。习惯上说,大多数人能认知的日常生活中用得上的“用特定东西触碰特定东西”的动作就是刷公交卡那样的。这里有两样东西必不可少——手里拿着的卡片,和看起来是识别区的一块平面。动作模式是把这个卡片瞄准识别区,放着,等确认信号,成功了就可以拿开。这个动作不能复杂——识别区一定要大要显眼不然不知道往哪儿刷,卡片一定要比识别区小不然不知道怎么瞄准,等待时间不能太长,确认信号要明显好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