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微企业在中小企业里占97%左右,很多小微企业没有专门的信息化机构和人员,甚至不可能自建系统,许多企业老板的信息化应用终端就是手机。”在2013信息化服务与中小企业需求对接高层研讨会上,工信部中小企业司创新发展处调研员刘怡的一席话引人深思。虽然在政府和信息服务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出现了不少专门为中小企业搭建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但是,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这样一个庞大且弱势的群体到底需要怎样的平台?仅有一个物理层面的信息化平台就足够了吗?请关注——
“‘拉郎配’让政府意愿、市场需求和企业服务提供能力走向了‘三岔口’,而‘借东风’才能真正让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不唱‘空城计’。”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宁家骏认为,中小企业服务平台一定要警惕“空壳化”,否则“人去楼空”的结果在所难免。平台的本质是对接供需之间的需求,对于不断涌现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平台,要真正做到这一点,还需认真梳理中小企业的需求,让中小企业取代平台搭建方成为真正的“主人”。
“平台赚企业赔”的困局
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9月,在工商部门注册登记的个体工商户数量为4300多万户,其中,大型企业、中型企业所占比例分别为0.3%和2.4%,而小型企业和微型企业所占比例高达30.37%和66.93%。对于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而言,尽管他们的个体体量较小,但却在国民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了市场经济的决定性地位。宁家骏认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和今后发展中将会起到越来越重大的作用。我国未来的长远发展,包括新型城镇化,更多要依靠中小企业的发展。而中小企业的发展在当前这样一个大交互、大联通、大数据时代,更离不开信息化的发展和创新。如果没有信息化,中小企业发展很可能还将长期处在一个依靠廉价劳动力、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这种“掠夺式”的发展模式上。要实现经济转型,特别要求中小企业在这个环境中华丽转身,这就需要信息化的支撑。
中小企业信息化的重要性已经得到各方的重视。政府倡导、企业主体、社会参与的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中小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去年,电信运营商和信息化服务商在全国开展的中小企业信息化培训就有2万余场,线上线下参加培训的人数达到2000多万人。中国电信统一投资、统一设置、统一标准建设的信息化体验教室有3000多个,服务平台遍布全国;畅通的中小企业服务站有400多家。
尽管成效初现,但是,“平台赚钱、企业赔钱”,“平台开放的只是物理层面,产业链层面并不开放”等各种难题仍然阻碍着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的步伐。正如北京科技大学教授梅绍祖所言,即便是中小企业里各个行业对信息化的需求都不一样,更何况小微企业和中小企业信息化需求也不一样。要不断创新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需要仔细梳理各行业里中小企业或者小微企业最基本的信息化需求,如果无法做到这一点,创新的产品和服务将无法“对症下药”。
盲从创新无法“对症下药”
那么,如何破解中小企业信息化面临的难点?中小企业信息化需要怎么的创新?
中小企业需用信息化的理念来带动中小企业的文化创新。长期以来,中小企业由于各种原因,往往是家族企业或者个人“一手掌权”,往往不具备现代化的管理概念。要创建企业文化,某种程度上来说要依靠信息和市场的倒逼。只有通过信息化的方式倒逼企业文化创新、管理创新,才能真正让企业得到发展。
更多详细信息,请您微信关注“计算网”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