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 NO,路由器并非智能家居的入口

  

      2006年,时任国家主席胡锦涛参访微软西雅图总部,并在比尔·盖茨的陪同下,参观了其耗资甚巨的“未来之家”。这几乎是媒体第一次向国人大规模普及智能家居的概念——拿出面粉就会调出菜谱的厨房、可以显示气温的穿衣镜、全自动感应浇灌的植被、能够被远程遥控的各种开关……

  从最初的梦想,到今天真实地进入生活,智能家居进入中国市场已走过了近十年的发展历程,十年来先后投身智能家居行业的厂家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经历了概念大战、宣传大战、渠道大战等几个阶段后,随着谷歌收购智能家居产品制造商Nest, 不止是海尔、长虹、TCL等传统家电厂商继续耕耘,腾讯、新浪、小米等互联网厂商也高调进入,2014年终于被称为“智能家居元年”。在前两天闭幕的AWE2014(家电博览会)上,智能概念的井喷已经引起媒体的惊叹。

  这个盘子有多大?相关数字显示,预计到2015年,中国的智能家居市场规模产值估算将达到1200亿元左右。于是乎,传统家电厂商、互联网厂商和初创团队们蜂拥而上,有的从硬件切入,有的从软件切入,有的从行业标准切入,一时间国内智能家居市场成为人人争抢的“蛋糕”。

  谁不曾梦想拥有一座能够言听计从的房子?《王牌大贱谍》主角奥斯汀·鲍尔斯的床就能在他的指令下旋转起来,播放巴萨诺瓦音乐。动画片《超级无敌掌门狗》当中的英国人华力士和他的爱犬格罗米特就生活在一座可以叫你起床、给你穿裤子、给吐司抹上果酱的房子。

  然而,当梦想照进现实,却并未如想象般那样美好,我们不妨看看在智能家居行业先行一步、更加繁荣的美国,科技作者Geoffrey Fowler是怎样吐槽他的“智能家庭”的——

  他的家安装了Nest温控器、靠应用程序控制的飞利浦(Philips) Hue灯泡、Dropcam的串流安监摄像头、Sonos无线扬声器和其他几样自动化的东西。当然,这些设备是不知道怎样协同工作的,还需要智能家居的“入口”或“指挥部”进行串联。在美国常见的智能家居控制器,是Revolv、Staples Connect和SmartThings的产品。

  然而,当他用某个控制中心实现住宅自动化之后,实体操控装置(不管是电灯开关还是咖啡壶按钮)会在突然之间变得无法使用,或者与自动化程序不兼容。他和家人将不得不考虑怎样给生活编程。而且目前还没有哪一个控制中心可以跟所有智能设备对话。

  没错,由于“加密措施”、“软件升级”、“兼容性”等因素,人们可能需要同时操作多个“控制中心”,才能分别完成开灯、调温、煮咖啡、听音响等动作。在没有更多合作的情况下,控制中心根本无法实现住宅全自动化的梦想。

  麻烦还没结束,虽然控制中心都允许使用者通过APP控制家中设备,但编写自动化的日常事务需要解决一些类似于法学院入学考试的逻辑题——如果控制中心在一天的A时刻感知到B事件,那么它将执行C任务,但前提是D事件没有发生。

  但机器智能对于人类行为的理解的局限性,足以慢慢消磨人们对智能家居的耐心——比如你可能设置好了一套“早上好”的指令,由动作感应器来激活,但如果你在半夜起床,程序也会激活。于是在你半夜起床上厕所时,智能家居会一遍又一遍地启动早上要做的那些事情:灯光刺眼、温控器热浪袭人、轻音乐响彻凌晨3点的夜空。当时的你,恐怕只想拔掉那个价格昂贵的电源。

  智能家居的根本,就是让原本无法与人交流的硬件,变得可以交流起来。然而目前市面上的智能家电大部分只是单纯给产品安装上一个智能模块,商家把家电能够实现简单的声控、手控等功能作为炒作的噱头,不少消费者在使用之后纷纷抱怨不实用、体验差。说穿了,智能家居的根本问题不是灯泡亮不亮,空调制冷强不强,自动厨房的饭菜香不香,而是交流是否顺畅,不管智能家居创业者从哪个角度切入,都是要解决人与机器、环境之间无障碍通讯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