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可穿戴设备虚火显现退烧迹象

  

      可穿戴设备近日引起众多热议,今年2月,依靠智能手表获得蓝港在线CEO王峰投资的土曼科技,遭遇了创办以来最大的一次舆论危机—一位自媒体人发文称其付款几个月后都未收到手表,邮件及微信投诉多次仍没有明确答复,众多用户集体吐槽,引发业界对可穿戴设备靠谱性以及未来发展的担忧。

  上周,咕咚网宣布完成6000万B轮融资,这家公司已经相继生产了智能手环、智能心率带等新型硬件。咕咚网在官方公告中称,未来会专注于软件及数据服务,努力构建大数据平台。言下之意,这家可穿戴设备起家的创业公司,已经开始准备转型了。

  热火袭来

  根据国外理论资料,可穿戴技术是主要探索和创造能直接穿在身上、或是整合进用户的衣服或配件的设备的科学技术。1960年代以来,可穿戴式设备逐渐兴起,但更多应用于自然科学、医疗等专业领域。Google Glass的推出,将可穿戴设备的知名度推向高峰,从此眼镜、手表、手环、甚至是衣服、鞋子,都成为可穿戴设备附体的承载。

  与此同时,苹果、三星、英特尔、索尼等巨头竞相涌入可穿戴设备领域,国内的百度、盛大、映趣、中兴、华为、联想、小米等企业,也纷纷宣布其可穿戴硬件的研发、上市计划。

  在2014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可穿戴设备可谓是无处不在,手表、眼镜、手环、头盔、戒指、项链、内衣……凭借酷炫的产品外形设计和五花八门的功能,这一新领域成功夺去了PC、手机等主流产业的风头。

  市场研究机构Juniper近日发表报告预测,2018年全球可穿戴设备出货量将达到1.3亿台,10倍于2013年。美国消费电子协会认为,由于移动技术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软件市场的迅猛增长,可穿戴技术将会在2014年迎来“爆发期”。

  不过,除了Google Glass、Galaxy Gear、Jawbone UP等几款已经投入市场的产品,可穿戴设备市场并没有太多可以足够刺激市场的创新。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认为,虽然很多的厂商推出了可穿戴设备,但是亮点并不多。可穿戴设备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但产业仍然处于培育期,未来五年内可能还无法成为一个大产业。

  泡沫与门槛

  相比欧美市场,中国科技界对于可穿戴设备的理解,则更加粗暴及赤裸。2013年开始,在往往经过不到一年时间的开发和准备之后,众多创业团队争相推出自家产品,且同质化严重。

  成都的一位创业者李晓亮关注智能硬件已久,2013年前后,李晓亮创办的麦开公司先后开发了智能手环和运动追踪器两款产品,但几个月之后,李晓亮放弃了手环项目。“当时我们已经准备开模,但是还是临时刹车,因为我发现同时在做手环的公司已经不下20个”。

  除了同质化竞争太激烈,手环本身的用户黏性也是一大挑战。李晓亮认为,创业团队在做可穿戴设备之前,忽略了一个问题—顺应用户需求而不是创造需求并试图改变用户。比如智能手环的运动与健康属性本身就是在挑战人的惰性,这对于一个创新领域的创新产品来说,显然任务艰巨。

  深圳优美通讯科技曾是360儿童卫士手环的ODM厂商,优美科技提供产品结构设计,360负责软件开发。这款具备安全属性的智能手环是360推出的首款可穿戴设备,但功能仅限于定位与单项监控,并不算严格意义是的智能产品。

  优美科技CEO邵国光认为,可穿戴设备可分为无脑和有脑两种,前者仅限于被动的定位等信息收集,最后将信息传送到后台服务器计算,后者则可以实现初级计算与结果反馈,相当于人脑的简单延伸。国内的大多数可穿戴设备都属于无脑的傻瓜设备,其对于用户的价值吸引和往往敌不过高额的售价。

  由于开发难度及产能问题,原计划于去年圣诞节发售的360儿童手环遭遇多次跳票,中途甚至更换ODM厂商,离正式与消费者见面,可能还要多等一段时间。

  之所以没有Google Glass一样让人惊艳的创新,电池、功耗、辐射、适用载体等技术门槛是一大根本。除此之外,对于产品质量、成本及供应链的有效控制,也是国内创业者们应该上的一课。土曼创始人汪伟在一封公开信中反思了此次遭遇舆论风波的根源:临时改变产品功能设计和工艺用料之后,导致成本失控,产能严重受影响;在没有建立自己的支付平台、客服体系之前,高调开启预售,一方面加重生产压力,一方面带来潮涌般的用户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