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四五年,可穿戴们究竟要试哪些错?

  


      微软全球资深副总裁张亚勤近日在深圳2014IT领袖峰会上给可穿戴研发者们泼了一盆冷水。是日,张亚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可穿戴市场现在还处于一种试错阶段,在未来4、5年后可能慢慢变成主流。

  类似的大佬声音我们似乎早已耳熟能详。在去年的互联网大会现场,小米科技董事长兼CEO雷军亦表示,目前可穿戴设备最大的难题是整个产业链还没成熟,可穿戴设备的大规模商用还要假以时日。

  那么未来的这四五年,可穿戴们究竟要试哪些错?

  1、产品的各种不成熟

  不得不承认,无论资本市场或第三方数据是多么繁荣,可穿戴设备大部分依然停留在概念阶段。

  记得移动互联网市场刚兴起时,有软件开发者仅靠着一个创意月入就很可观,而做软件的思路在可穿戴这块可能么?细分可穿戴行业,上游端包括柔性屏、传感器、处理器芯片、电池、FPC等硬件元素;中游则主要是语音交互技术、受话器、触控模组、体感相关产品的软硬件系统开发;而下游则是代工企业和大部分的成品厂商,主要业务包括外观和功能设计,实验性研制,然后开模具,定制产品进行组装,相关配套软件的开发(包括移动端和云端),特别是后续的增值服务、获得流量入口后拓展衍生业务和跨界合作。

  首先,各个环节就存在起步阶段的“稚嫩”状况,仅拿其中的柔性屏举例,据悉除了三星电子和lgdisplay两家液晶面板厂外,目前柔性屏并不具备量产的条件,并且,较低的良品率也就会导致其产品成本的提高,这让智能手表等情何以堪?再瞧瞧科技巨头Google Glass,两年过去了其依然没有量产,因为一个小小的发热问题还未解决。

  其次,产业链的脱节泥潭也是一个大问题,不断涌现的“跳票”事件便是最好的证明!软硬结合行业吃“闭门羹”是常事,有时,上游零部件厂商不愿提供零部件供应;偶尔,与下游渠道商洽谈合作时,常受冷遇。

  硬件端、软件端、还有端与端的连接……总之,一切还都比较被动。

  2、生态系统何时成型还是未知数

  如今可穿戴行业不可避免地存在这样一个矛盾现象:产品形态的同质化与功能特点上的毫无章法。尽管可穿戴在人体上的延展性很广,但你还是可以看到百八十家产品扎堆,都“不约而同”地聚集到了手腕,不过到了具体功能上就混乱了,比如仅仅手环,你可以既要带上健康手环,又要带上定位手环,当然,你还有可能要戴上现在还需要一个打“文章”的智能输入环。

  如此庞杂的局面在于其背后缺乏可一个生态系统的构建,从而使如今的可穿戴尤其是智能手环针对特定人群设计、功能上各自为战。

  记得智能手机时代能出现“三足鼎立”的生态系统:封闭帝国中的iOS、开放共荣的Android,以及蹒跚学步的Windows Phone,所以呈现了智能手机行业相对规整的秩序,这点十分有必要延续至可穿戴时代。所幸的是,随着谷歌在3月18日推出基于Android的可穿戴平台“Android Wear”,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正逐渐变得越来越明朗。

  3、用户体验以及用户习惯的问题

  产品的的自我完善必不可缺,但倘若缺乏全球七十亿人的使用基础,一切将举步维艰。“万事不俱备,东风却吹起来。”有业内人士曾如是形容当前的可穿戴市场。对消费者而言,可穿戴设备目前正处在一个可有可无的尴尬地位,用户的需求并不强烈。

  像KK们都十分笃信科技将令世界更得更美好,然而科技恩赐的力量非常容易被滥用。像如今的智能手表功能让人眼花缭乱,但功能丰富与电池续航力永远是一对冤家,在不能保证电池时间长短的情况下,你如何能保证说它能肩负起一块手表、被用来看时间的传统功能。智能手表反而已不能被称之为“表”,用户的体验如何保证?

  还有用户习惯的原因。举一个例子,如今医生们诊疗必备的医疗用具听诊器这项19世纪里的的新玩意,现今看来简单得理所当然,不过呢从它被发明到被医学界接受,最终获得广泛应用居然耗费了20年,时间之久令人匪夷所思。科技的每一次颠覆性创新迎来的必然是人类学习成本的增加,请做好长期作战的心理准备。除非你有腾讯和阿里这样的企业像支持打车软件一样不惜血本烧钱推动,否则请相信,颠覆性行为永远是个慢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