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物联网技术支持过于薄弱,突出表现在传感器技术落后。孙锐说,他们亟需能够监测土壤营养的传感器,但国内没有,只能去以色列订制,“买不起”;现有的传感器在稳定性方面也很差。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农用传感器种类不及世界的10%,国产化率低、缺乏市场规模效应,在覆盖面、适用性、可靠性方面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距。
第三,懂农业又懂信息技术的人紧缺。记者走访发现,这几家农业企业中,实际操作物联网的几乎都是有计算机专业背景的年轻人。在孙锐看来,用好物联网,最起码得看得懂监测数据,这要有农业知识和经验。眼下,这样的复合人才难寻。
第四,前期投入和运维成本过高,农业企业独力难支。以金福艺农为例,公司一年的农业收入3000~4000万元,物联网建设投入700~800万元,每年的运维费用也在10~20万元。“物联网并不像化肥和农药那样能直接产生效益。”孙锐表示,对效益不高的农业企业来说,物联网投入压力巨大。
4“靠卖大路菜建不起物联网”
“靠卖大路菜,建不起物联网”,马俊强对农业物联网的高附加值要求深有感触。今年2月份,他在意大利一家牛肉加工企业考察了解到,企业通过应用信息技术所获效益完全能够支撑他们的应用成本。但在我国,因农产品附加值太低,推广应用物联网很大程度上要依靠政府投入。
有数据显示,北京市应用物联网技术的农业企业中有38%得到了来自中央、市区、乡镇的财政支持,其中31%的企业得到了政府的全部补贴,金额从几万元到上百万元不等。但与实际需要相比,仍有很大的缺口。
以北京市城乡经济信息中心开展的示范试点为例,55个大棚总计投入了100多万,棚均资金支持只有2万元。马俊强表示,目前没有物联网专项资金,他们只能通过北京市新农村科技创新中信息化的项目支出一部分,而这块每年的总体资金顶多100万元,主要用于支持农业产业科技创新,可用于物联网的少而又少。
记者了解到,政府投入不足,很大的一个原因在于支持农业物联网发展的政策不够细化。国务院2013年2月出台的关于推进物联网有序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是一个原则性的文件,缺乏具体的实施细则,相应地,各地的实施办法也在研究制定当中。
“市里很重视农业物联网发展,鼓励各级、各部门探索。但处于起步阶段,农业物联网还没有成型的模式,从财政资金使用规定来看,不可能有大规模的资金支持。”马俊强表示。
有业内专家建议,国家应设立农业物联网专项,由农业部牵头,根据农业物联网“全要素、全过程、全系统”的理念,按照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链条进行实施。各级政府部门应将农业物联网发展列入政府的基本建设预算,同时在现有的农机补贴的基础上,研究制定农业物联网技术产品补贴政策。
“近期,北京市经信委将要出台北京市物联网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农口物联网的建设也会提出一些要求和措施。”马俊强期待,明确的政策能给他们的农业物联网实践带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