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的未来 绝不是山寨”

  “互联网时代下,大数据与云时代的应用也标志着智能时代已经到来,对于智能硬件产业的整体发展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时机。”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副主任刘锦在“2014中国智能硬件开发者大会”上说。

  在日前刚刚落下帷幕的“2014中国智能硬件开发者大会”上,智能硬件创业成为一个热门话题。中国的智能硬件开发者齐聚深圳,其中深圳的硬件创业者和创业团队的身影也十分引人注目。深圳智能硬件创新企业欧瑞博CEO王雄辉和新我CEO高磊就受邀进行了专题演讲,分享他们在智能硬件创业中的体会。

  新我是专注研发智能配饰的深圳智能硬件创新团队,最近其创始人高磊和他的团队正在准备可穿戴设备Betwine正式版本产品的发布,这款产品的测试版本已经在中国智能产品首发平台“点名时间”卖掉了1000多台。高磊创办的新我已经在深圳运营两年有余,用高磊的话来说,“已经度过了最困难的时期”。

  今年4月,专注智能家居的深圳创新企业欧瑞博又爆出获得软银赛富(SAIF)千万级A轮投资的消息。而就在前不久,欧瑞博的智能单品智能Allone红外遥控器刚刚在众筹网站成功获得36万元的金额。一时间,深圳的智能硬件创业者受到业界广泛关注。

  当下,中国越来越多创业者投身智能硬件领域,而深圳作为智能硬件产业聚集地之一,正诞生着不少智能硬件创业的“深圳样本”。

  智能硬件

  继智能手机之后的一个科技概念,通过软硬件结合的方式,对传统的设备进行改造,进而让其拥有智能化的功能。改造的对象可能是电子设备,例如手表、电视和其他电器;也可能是以前没有电子化的设备,例如门锁、茶杯、汽车甚至房子。智能化之后,硬件具备连接的能力,实现互联网服务的加载,形成“云+端”的典型架构,具备了大数据等附加价值。

  目前,智能硬件已经从可穿戴设备延伸到智能电视、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医疗健康、智能玩具、机器人等领域。比较典型的智能硬件包括Google Glass、三星Gear、FitBit、麦开水杯、咕咚手环、Tesla、乐视电视等。

  1

  “融资在北京,创业在深圳”

  “当北京的团队画出一个产品图的时候,大家都会问这东西能不能筹到钱,而深圳的团队做出一个产品,大家会问能不能卖出去。”王雄辉在中国智能硬件开发者大会上这样描述北京和深圳两地硬件创业者的不同。“深圳的硬件创业者相对来说更加务实。”

  当前,北京和深圳已经成为智能硬件创业的两大中心。“北京可以更好地和资本层面接触,深圳则可以加强对整个产业链的把控。深圳硬件人才多,北京在软件人才上则更胜一筹。”来自北京的一位硬件创业者告诉记者,对于智能硬件创业者来说,两地各有优劣,而智能硬件创业“绕不开”深圳。

  “深圳的完善产业链使得这些小型创新者的创意能够迅速成为现实,因而深圳的智能硬件创业者的‘动作快’成为最大优势。目前正有越来越多北京智能硬件创业团队考虑到深圳发展。”她说。

  深圳对于硬件创业者来说的确有吸引力。当年高磊来深圳前,曾考察了五六个城市。在开源硬件服务商SeeedStudio创始人潘昊的鼓动下,最终将团队从上海搬到了深圳。高磊最初在深圳柴火创客空间开展自己的研发,由潘昊的Seeed Studio为其提供“军火”,并提供小批量生产的服务。随着发展加快,新我后来也开始与一些代工厂进行合作,“在这方面,深圳有着丰富多样的选择”。

  除了完整的产业链,深圳的优秀硬件工程师人才也是一大优势。当时困扰高磊的一个问题是二次开发,产品此前一直用Atmel的原料进行开发,但这家公司的产品只是针对创客开发提供服务,并不能用于实际生产。学设计出身的高磊希望能找到一个电子工程师,帮助其解决这个问题。这个想法在深圳得以实现—高磊物色到了一个优秀工程师加入团队,产品顺利完成了向商用生产的转变。

  王雄辉则是地地道道的工科男,当年从华为出来创业,和团队研发出产品原型、采购原料,再找代工厂生产,他们的创意很快变成了产品。“绝大多数元器件工厂都位于深圳,而其他地区的工厂成熟度不及深圳。虽然富士康在北京也有几条生产线,但其产能并不如深圳。”王雄辉说,如果说深圳是以一天为单位推进产品,北京则是以一个月为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