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台电脑、一部手机,坐在家里就能实时掌握鸡舍里鸡的生长情况,上料、通风,只需按个按钮,就能让鸡舍听懂“指令”。
在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物联网的应用让智能化踏进传统领域,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近日,记者到我市两个入选省首批物联网十大应用工程的项目进行了了解。
物联网养殖:从一只鸡蛋到鸡肉深加工产品,几乎不需要人工
一排排整齐摆放的鸡蛋,通过生产线上的机械设备,便可以在胚胎注射疫苗;一只只毛茸茸的雏鸡,随着传送带的运输,公鸡母鸡自动区分开来;在干净整洁的鸡舍里,无须人工便可实现自动调温度、自动供水、自动供料等程序……8月22日,在鹤壁库博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总经办经理张占东通过视频向记者展示了通过物联网应用,全程电脑控制肉鸡养殖、屠宰、鸡肉深加工的过程。
鹤壁库博机电科技公司是我市河南大用(集团)实业有限公司产业链上重要的配套公司之一,该公司将物联网项目实际应用于大用集团产品生产全过程。
“通过物联网技术,受精蛋和白蛋(未受精的蛋)可自动分拣,公母鸡智能区分、鸡舍自动控制,还可以实现自动抓鸡以及鸡肉的自动分割深加工等。”张占东介绍,“从一只鸡蛋到最终的鸡肉深加工产品,几乎不需要人工。传统的养鸡方式,14个人可以养5万只鸡,现在应用物联网技术,两个人就可以养150万只鸡。”
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极大地提高了企业的效率,降低了企业的成本。“仅智能毛鸡物流抓鸡卸鸡系统,就为大用集团每个基地每年最少节省1000万元的抓鸡费用。”张占东说。
据介绍,物联网项目的实施可有效降低能源消耗30%~40%、降低生产成本50%~60%、减少人力成本60%~70%,同时对于从源头控制食品安全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设备都是我们公司自主研发设计、生产的。”张占东说。
物联网种菜:实时采集环境数据 轻点鼠标就能种好蔬菜
管理人员轻点鼠标,大屏幕上就出现了一家农民合作社蔬菜大棚里的实时监控画面,同时还显示大棚里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二氧化碳浓度、光照强度、气压等数值。8月21日,记者在中国(鹤壁)农业硅谷产业园里体验了物联网技术给农业生产带来的便利。
“我们将传感器放在大棚里,可以实时采集大棚里的环境数据,缺不缺水、氧气够不够,都可以通过测出的数据判断出来,读懂植物的‘心声’,再通过无线传感装置将这些信息传回来。”该企业战略发展部总经理助理王晶说,通过这套物联网系统,管理者只要下载客户端,不管在北京、上海甚至美国,都可以通过电脑或手机看到大棚里植物生长状况。如果监控的数据中有任何一项超过我们设置的标准值,管理者的手机就会报警。
“例如,大棚内植物缺少水分,管理员的手机就会收到报警信息,如果管理员正在忙,没有发现报警信息,一段时间后,大棚内的喷灌机就会自动开启。”王晶举例。
物联网尚处起步阶段,需加大扶持力度,促进产业链条进一步完善
虽然物联网技术能让智能农业“鲜活”起来,但普及农业物联网,尚任重道远。
“物联网农业还处于一个起步阶段,不是每个农户‘触网’都行得通的。除了要有充足的土地和资金外,支出和收益是否成正比,也是个值得慎重对待的问题。”张占东在采访中告诉记者。
“我市一些小农户、小型合作社以及个体企业由于规模化程度比较低,面对信息化建设的较大投入和现代管理需求难以适应。要突破这些困难,仅靠农户或合作组织自身努力还不够,需政府部门给予引导和支持,这也是我们目前的努力方向。”市工信局信息产业推进办公室主任程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