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硬件:下一个金矿还是泡沫?

  还记得2014年“手环的悲剧”吗?一无例外的查看运动量、测算心率、监测睡眠质量、感应计步、闹钟唤醒、防水可佩戴……几乎是一夜之间市场上涌现了数百家品牌,价格从79元到近千元不等,却是一无例外、完全同质化的产品,最终浇灭的是普通用户的购买欲望:戴上这个,有什么用?

 

  “戴上这个,有什么用?”一句最平实的诘问,对于这两年来那些顶创新之名、邀哗众之实的潮流追逐者,无疑是一记当头棒喝。自从2012年Google发布谷歌眼镜(Google Glass)以来,包括可穿戴设备在内的智能硬件一浪热过一浪,先不论公司的技术储备或者产品定位如何,似乎一旦错过“风口”,就会和财富金山失之交臂。

  继2000年的第一波.com热潮、2007年后的移动互联网创业潮之后,智能硬件又将是一次千年不遇的创富机会?还是另一个巨大的泡沫?

 

  Google眼镜:无用的拐杖

 

  何为智能硬件?尽管业界对之并没有一个清晰、科学而统一的说法,但赋予IT设备智能化,则是一个最通俗、明了的注解。可见,智能硬件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自从人类经历18世纪工业革命、进入“机器体系时代”以来,让机器能够像人一样工作,追求机械工作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一直是工业界追求的最高目标。

 

  一个世纪前出现的计算机就是智能硬件发展的里程碑,从此,计算机也被赋予了类似人脑的计算、思考、模仿和判断等特征,这就它被称为“电脑”的由来。曾几何时,计算机工业中硬件+软件的Wintel模式被奉为经典——硬件提供“骨架”,软件提供“血液”, 像1997年IBM 的“深蓝”超级计算机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卡斯帕罗夫的故事,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但这些都是互联网之前发生的神奇故事了。硬件设备和互联网服务的结合,得以开辟出智能硬件的新纪元。尤其是2001年10月苹果iPod的诞生,用户可以以非常低廉的价格从网络上下载他所喜爱的任何一首单曲,传统硬件工业的“生产——销售”模式很快被智能硬件的“连接——服务”模式所取代,当年iTunes上的网络音乐商店扮演了早期的“云服务”模式——它能够允诺用户在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可以轻松地从“云”和“端”之间连接来获得自己喜欢的内容。连接一切、充满个性化和自由感的消费,都是新一代硬件设备网络化、智能化带给人们的全新体验和享受。

 

  某种意义上,iPhone这样的智能手机就是iPod等智能设备的延续和扩展,真正的智能手机也就是从乔布斯的神奇之手开始的。也就从那一刻开始,iPhone所代表的智能硬件潮流似乎已经是所向披靡,无往不利。

 

  果真如此吗?2012年4月,当谷歌眼镜初次亮相时,它似乎就亮瞎了全世界极客(Geek)们的眼镜:你只要对镜片的隐身小麦克说一声“OK,Glass”,这个玩意儿就可以帮你拍照、上网、导航、聊天,甚至还可以视频。可从2014年4月开始公开售卖,到上周Google宣布停售,才短短的半年多时间,引无数极客竞吐槽:那些昨天还炙手可热的可穿戴设备,明天就该如此短命吗?

 

  问题还得回到前面那八个字:“戴上这个,管什么用?”着名的技术文化学者刘易斯·芒福德把这种现象称为“无用的拐杖”——本来拐杖是用来帮助受伤者来恢复腿部技能的,但是人们今天如此推崇各种各样的电子化、智能化、网络化的高级“拐杖”,以致于他们认为,每个人都使用拐杖的社会一定比每个人都使用双腿走路的社会效率更高。

 

  过去2年来,谷歌眼镜就是那个高级“无用的拐杖”。试想象,不用打开屏幕就能上网,不用征求面前那位美艳女郎的同意你就可以跟踪拍摄,甚至把她的信息传送到网络上,当然,不用等到眼睛疲劳,你很快就会成为一个需要心理治疗的深度“网瘾症”患者,而且你也很快就会赢得“眼镜混蛋”(Glassholes)的恶名——在很多公共场合的谷歌眼镜使用者都因为肆无忌惮的拍摄,而令周围人为之侧目和感到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