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霍金在内的很多人都说,人工智能将全面超越人类智慧,电脑统治人脑的日子已经咄咄逼人了。让他们津津乐道的是,连牛B烘烘的沃兹尼克(乔布斯创立苹果的合作伙伴)都转变态度,支持了上述观点,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怀疑呢?
且慢,不要迷信权威。沃兹的语速再快,苹果再传奇,也只能代表其个人观点。其实早在沃兹之前,特斯拉的老板马斯克就以更激烈的预言声称“人工智能将会是人类最大威胁,5年之后(最多10年)机器人能够自主决定屠杀人类,甚至像删除垃圾邮件一样‘删除’人类”。因为沃兹只说电脑超越人脑,这个比对不好量化,若论加减乘除计算器早就超越了人脑,所以跟前者打赌不太合适;那么我想跟马斯克打一个赌:别说5年、10年,给你20年时间,如果人类安然无恙,是不是送我一辆你最新款的特斯拉?
说真的,我还真没看上特斯拉。因为在我眼中,特斯拉的所谓核心技术就是一堆锂电池加上一个电动机,谈不上革命性的创新,何况电池还是向松下买来的。其实电动机曾经在一个世纪以前与内燃机并驾齐驱,只是后来在增程能力和续航性的缺陷才使竞争对手内燃机脱颖而出。有朋友(WeMedia陈中)说他从北京开特斯拉到天津,120公里的距离消耗了近200公里电池里程,根本不敢再开得远些,所以特斯拉除了装B以外实在不敢恭维。我认同的汽车革命是核动力,一块手机电池大小的低辐射能源能开十年,只是离低成本商用尚有距离。还有人因为私人火箭公司(SpaceX)的成功而膜拜马斯克,我只想说,给我同样的投资和研发土壤,没准儿能做得更好。
那我为什么想跟马斯克打赌呢?因为未来学热,因为人工智能热,因为人工智能已经被某些人炒作到了相当不理智的高度。无论是机器人“记者”的出现还是奇点大学受到的狂热追捧,人工智能的奇点论和威胁论已然甚嚣尘上。
我也是学控制论出身。在学生时代,一度崇拜诺伊曼和图灵这些奠基者,一度迷恋自适应、自学习这样的专业词汇,也一度梦想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里程碑式人物。不过在20年前看过好莱坞电影《终结者》系列之后,我却毅然放弃了这一方向,原因也很肤浅:与其将来派机器人穿越时空来消灭自己,不如现在就把(专业领域的)自己扼杀掉。说来惭愧,这个观点跟当下的人工智能热算是不谋而合。
如果我们把莫扎特的曲目和曲风告诉机器,相信机器不但可以弹奏莫扎特的曲子,甚至还可以“谱写”出成千上万首莫扎特曲风的新曲子。但是,只要我们不把莫扎特的曲风告诉机器,机器哪怕连一首也写不出来。确实,3D打印的最新进展已经敲开了“机器人制造机器人”的大门,但机器人永远不可能“诞下”一个莫扎特。建立在传感器、算法和执行机构基础上的人工智能模拟的意识只是逻辑,人类的创造力却并不在于逻辑思维,而在于无意识的力量。
想想看,人都有令自己和他人感觉不合逻辑的行为,说一些话或者做一些事,不仅别人不知道原因,自己也不知道,这不是任何的算法和逻辑可以解释的。意识能够左右我们的逻辑思维,却丝毫不能触及我们的欲望和冲动。只有逐渐认识到自我的内心世界,认识到人的精神世界,才会发现纯粹的科技主义观念有多么幼稚,才会明白人工智能威胁论就像两小儿辩日一样的不知日之所以然。
我知道人工智能正在帮助美联社撰写新闻稿件,逐渐替代记者简单的新闻报道工作。但是观察、评论,以及分析类的深度稿是人工智能无法替代的。我也知道无论是鸿海还是海尔,越来越多的机器人正在替代工人完成繁重枯燥的工作。毋庸置疑的是,人的一切工具性工作和流程类事物都可以逐渐被人工智能接替。就像互联网成功地进行了商业和服务的去渠道化,却不可能去掉生产者和消费者这两端一样;人工智能无论发展到任何程度,都只是对人类行为进行去工具化的改造,却不可能去掉思考和目的这两端。思考是主体,目的是客体,这两端都深埋在无意识当中,无意识的“自我”主体从来都不是意识上的第一人称“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