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物联网、大数据、虚拟现实技术、3D技术等备受瞩目的新技术,已成为开启未来智慧世界的钥匙。近日,2015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在北京举办,众多物联网相关的制造、服务展商汇聚一堂,集中展现物联网发展的勃勃生机。那么,物联网能够为文化行业带来怎样的突破?
物联网应用广泛
物联网,顾名思义就是将物与物通过网络联系在一起。“物联网往往与智能卡、RFID(射频识别)、大数据等技术相联系。智能卡、RFID标签是终端设备,用于存储物品的数字信息,然后借助专用设备提取信息,并通过网络传输和大数据技术进行信息的集中存储、分析、处理,进而实现大批量物品的快速管理、控制。”参加2015中国国际物联网博览会的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张继创告诉记者。
为充分发掘物联网的潜力,特别是发挥其在公共服务领域的作用,在上世纪90年代,我国就开展了物联网产业的相关研究,建设应用试点。现在,物联网已经“润物无声”地进入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手机支付应用、图书馆自助还书系统、遍布上百个试点城市的市民“一卡通”等,都是物联网技术在大显身手。
2014年我国RFID市场达到385.23亿元,规模居全球第三位;而物联网市场规模已达到5679亿元,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市场前景。记者在展会上看到,物联网应用涉及停车收费、路桥管理、物流调度监管、食品及药品安全管理与识别防伪等诸多领域。张继创告诉记者:“目前,物联网应用基本局限于大批量物品管理,然而随着物联网逐渐渗透到各个行业,应用领域不断拓展,物联网将大有可为。”
监测藏品环境,远程控制调节
近年来,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等公共文化服务机构也逐渐感受到物联网技术的魅力。由于物联网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智能处理等优势,许多单位将其作为预防性保护贵重藏品、对藏品环境进行实时监管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特别是,由于博物馆藏品较为珍贵,对环境变化非常敏感,因此物联网技术在文博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据了解,2010年,国家文物局在敦煌莫高窟、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开展了物联网应用示范研究。如敦煌莫高窟,已在60多个洞窟安装了200多个传感器,包括温湿度、二氧化碳监测设备,崖体内部温湿度、崖体裂隙、壁画病害等传感器。山顶和窟区布置气象站和风沙监测站,窟区安装空气监测站等。在数据采集、实时监测的基础上,通过网络将数据传输至专用的数据库,并将分析结果实时传给洞窟开放管理系统和莫高窟监测中心,一旦数值超过承载限度,系统将发出预警,并通过短信平台传给相关人员,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目前,类似的监控系统在文物预防性保护领域正在推广应用,现已起到示范性效果。据国家文物局智慧博物馆建设研究课题组负责人杨晓飞介绍,目前国内有4000多家博物馆,运用物联网进行预防性保护、数字化保护的不足100家,多为经费较为充足的国家级、省级博物馆和重点遗址博物馆。而在美术馆等机构,由于保存藏品环境较为简单,因此几乎没有涉及预防性保护。“物联网技术应用是一项系统性投入,需要经费、技术、管理机制等多方面支持。”他告诉记者。
控制藏品流向,便于批量管理
除环境监测外,物联网技术还可以在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档案馆的藏品、藏书管理系统内大展身手。只需贴上小小的RFID标签,藏品、藏书的登记、管理立刻便捷起来。
长期致力于物联网技术在档案管理应用的上海中卡智能卡有限公司负责人蔡薇告诉记者:“传统档案管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和时间,许多档案入馆后被长期堆放,得不到及时整理归档;由于人工归档存放过程中产生的不可避免的错误,档案存放次序一旦被打乱,将来查找便非常困难;档案资料都封装在档案盒内,因此盘点时一般只清点档案盒数量,不能准确反映档案存储信息。”将RFID应用于档案管理,情况可大为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