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助力寿光“智慧农业” 大棚变身智能工厂

  蔬菜大棚“变身”智能工厂 物联网技术助力“智慧农业”发展

  除了“大棚管家”,在农业产业园里,还有中控室、比例施肥器、水循环净化系统等高科技“武器”。在这里,少了泥土味,多了现代气息,一个个大棚,更像是一个个现代化的智能工厂。

  蔬菜是寿光农业的主导产业,全市现有蔬菜面积80万亩,大棚40万个,蔬菜种植户14万户。随着科技的进步,大棚设施不断升级换代,各种自动化和信息技术也不断引入。寿光的蔬菜大棚已经从最初的土棚子更新到第5代,一个大棚一年就能中出4万多斤的蔬菜,农民收入在四五万块钱左右。而实现了全自动化的蔬菜大棚,更是提高了土地和光能的利用率,蔬菜产量要比普通的大棚高出三倍以上。

  “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着力打造‘智慧农业’。”寿光市农业局工作人员介绍,尽管实现了自动化的大棚尚处于示范阶段,但是像大棚管家、短信预警、远程诊断这样的物联网核心技术已经在寿光陆续的推广,用到了许多农民的大棚里。记者了解到,寿光市农业局立足于信息化推进农业现代化,大力推进数字农业和农村信息服务体系建设,先后建设了寿光农业信息综合服务平台,开发了8大信息服务系统,构建起了网站发布、视频互动、热线应答、短信交流、现场指导相结合的农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了农产品质量安全视频监控及信息处理平台、农业投入品准入系统,搭建起了一条服务与管理相结合的信息直通大道。

  张丁奇介绍,农业物联网的使用,通过精准的控制,优化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可以创造适合作物生长的最佳环境,从而大大提高农作的的品质。而管理水平也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大大缩短了处理等量任务的时间,减少了时间成本。

  近年以来,寿光市积极实施标准化、基地化、种苗化、品牌化、高端化发展战略,在高端园区建设中,始终注重信息化技术的的应用,在现代农业示范园区、各镇(街道)新建的高标准蔬菜园区和绿色有机蔬菜示范基地,推广应用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监控系统、土壤肥料GIS地理信息系统、作物病虫害信息预警系统,部分温室装备了物联网应用系统,有力提升了高端农业园区的信息化、智能化、精准化装备和应用水平。

 

  目前,寿光市通过土地流转、集中建设的形式,规划建设了137个封闭式蔬菜园区,总建设面积8.9万亩。2014年来,寿光市按照“建设品质寿光,创造美好生活”这一总目标,以建设优势突出的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引领,创新发展,加大投入,现代农业不断向更高层次跨越。(孔冠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