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合刚需的智能硬件才是爆款

  回忆起这段创业故事,李传丰说到了一个词“九死一生”。当时李传丰的整个团队是没有人懂硬件,没有人懂供应链,以及在缺乏市场经验的情况下,整个团队在做项目的时候差点难产,但是在18个月的坚持之下,小智音箱终于问世并且有了不错的市场反响。在创业路上会遇到许多不理解,各种各样的困难,因为当时在智能硬件领域没有人做过,因此可能就会听到一些否定的声音,这也是李传丰想要传达给创业者们的,“要坚持自己的想法,坚韧性要有毅力和战略。”

  这是给创业者们上的一堂公开课,李传丰说:“小智音箱逐渐向互联网音频中走,抓住了这块市场,团队的力量也是非常重要的,团队不仅仅是在做产品搞研发,还需要把产品推出去让消费者熟悉并且愿意接受。”因而,需要团队中有各种“杂交”人才。在软件方面、外观设计方面以及市场营销等方面尽可能多的复合人才。

  京东众筹家电众筹负责人梁博涛认为,对于厂商而言,京东众筹的价值在于媒体、用户关注、早期数据、全生态服务和创业指导;而对于用户而言,获得产品的信息、意见领袖、参与感。另外,梁博涛强调了“众筹后,产品要怎么进入渠道”的看法,“对于初创型厂商,希望他们对于产品进行优化,减少瑕疵,不要盲目进入销售渠道;在进入渠道的时候,请选择优质渠道,早期营销很重要。”

  投资机构看中什么?

  智能硬件的软件设计与工业设计之外,另外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融资,因为对产品而言融资就是一个基础。一个产品的开模就是几百万,再加上融资可能就是上千万,硬件是一件烧钱的工程,做智能硬件企业该找哪些投资机构也是创业者比较关心的问题。

  兰洪明发现,优秀的众筹产品都必须符合“传统硬件与互联网改造”这个逻辑。他分析了那些支持较少的产品,如智能鼠标、智能音乐灯、智能跳绳、空气检测仪。兰洪明表示,“有些产品不一定很适合做智能,因为它们应用前景不佳。”经过总结,兰洪明发现基于以下三个元素没有打磨好,智能硬件就很容易死:软件设计、工业设计、硬件很烧钱,“你看小牛电动车,如果没有好几千万的融资的资金支持,他们也根本做不出来。”

  曹巍和大家分享了蓝驰怎么看智能硬件。在Google Glass和Jawbone手环出现之前,蓝驰就开始观察智能硬件。“要看到市场的长期价值,对智能硬件的本质理解,抓住用户的核心需求,大多数国内的创业者都不明确。”曹巍表示,“做硬件的门槛、壁垒非常高,投资硬件的风险也非常高”。蓝驰曾经有过一个成功案例,“乐动力”,该APP在苹果商店,用了1年时间,就拥有500万的用户群,从软件到硬件过渡,未来有成为平台的潜力。“蓝驰从软件层面上切入这个市场,”

 

  曹巍认为:“在很多的创业团队,很多创业者没有想过产品的长期价值,就是因为国外有这样类似的产品,所以国内害怕错过这样的一个机会。因而是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把关产品的发展前景,保证投资的产品生命线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