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线上大数据分析所获得信息优势和线下实体拓展相衔接,有助于企业把握个性化消费机会,更好地完成对中国腹地的消费拓展。
在看完《报告》后,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表示,一方面,线上消费地图与线下消费地图有重合覆盖之处,这也正是两者结合部位,要强化互动。另一方面,两者间也有离散部位,尤其是线下流通网络的稀薄领域,更需要电商填充。
白明称,差异化的消费环境、消费对象、消费群体、适配资源、经营主体、组织方式以及将来更多差异化的元素已经被“海纳”于统一的电商平台,在很大程度上说明电商的包容性,而电商平台本身就是线上线下间互动、互补、竞争、合作的交易所在。
屠新泉建议,下一步还可将线上消费数据同中国进口情况结合分析,可以进一步研究消费对于进口的影响。
消费升级带来生产转型机遇
个性化消费也带动了在线订单驱动型生产的发展。在中国制造的版图上,经过多年的探索,已经有一批产业带和产业集群经历了数据化和互联网化的改造,成为了个性化消费时代主要参与者之一。
按照阿里大数据的统计,截止到2014年3月,全国已同1688.com签约的产业带和专业市场共有101个,覆盖了浙江、广东、江苏等19个省市,包含服装、母婴、数码、食品、百货、机械、包装、原材料等16大类产品。在线产业带目前已覆盖阿里巴巴B2B内贸网商50万家,其中活跃网商数量约9万家。2014年全年,1688在线产业带交易额同比增长超过170%。
嘉实基金高级投资策略师张春雷表示,网络消费之所以在中西部能够发展,可能是因为入口端免费,感受度比较好,成本较低等因素。当前中国的消费主力军还是在东部,但是一些在线产业带和淘宝村的出现,也促成了中西部落后地区消费结构的转型。
徐洪才强调,报告所分析的个性化消费时代的重点投资领域和方向,应该说都具有一定的决策参考价值。实事求是地讲,近年来大数据分析逐渐受到人们追捧,但是运用大数据对我国经济结构进行系统分析的报告还不多见。第一财经和阿里大数据通力合作,发挥了各自优势,这是一次有益的尝试。希望今后能够贡献出更多更高质量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