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百度知道上,对“智能硬件”的解释是:让传统硬件具备连接能力,通过智能化改造让产品可以加载互联网服务,构成“云+端”的典型架构,是一个卸掉基带芯片的智能手机。这个概念,也被设定为物联网理念下产品的初级形态。
在这样的设想中,智能硬件将衍生并支配一个庞大的产业集群,健康、生活、娱乐等多个生态将涵盖智能硬件的定义范畴内,找到与之对应的生态平衡。可是很遗憾,如同物联网从1991年被定义,历经两个轮回却仍未落地的命运一样,智能硬件的发展也是起起落落。
谈及原因,野村综研分析师陶旭骏表示,在智能硬件外部,产品的定位、功能设定以及产品形态的不成熟,已经被公认为是该领域产品没能获得市场肯定的原因;在智能硬件内部,处理器平台映射出芯片厂商对智能硬件不同的态度与思考,不同的指向让厂商找不到方向。显然,后者更耐人寻味。“到了关注智能硬件处理器平台问题的时候了。”陶旭骏表示。
第二个低谷
智能硬件的快速发展并非一帆风顺。从2000年起,该市场经历两次低谷。
早在2000年初,当时的创客团队幻想着将手机移动化的特点发挥到极致,希望用更小的体积承载信息接收功能。2004年,微软公司推出了智能手表SPOT,将创客的理想转化为现实。除了查看邮件和收听FM收音功能,该产品可以为用户推送天气预报、新闻订阅以及股市行情等资讯,成为智能硬件的雏形。
4年之后,创客团队和微软遇到了相同的问题:一方面各方设想的功能均过于前卫,以当时处理器平台的性能难以实现;另一方面包括WiFi和蓝牙等连接技术尚未成熟,无法实现与网络互联。最终,众多创客团队纷纷游离该硬件平台,微软也停止系统和软件的更新,创新者引领的智能硬件革命进入第一个低谷。
虽然此次尝试最终以失败告终,但微软还是有所收获——在系统层,开发者已经能够提供系统和软件支撑,证明围绕智能硬件平台开发应用已不成问题;在产品层,智能硬件找到了相对理想的外观形态,这让众多厂商开始跟风推出智能硬件。目前,最为成熟的智能硬件就是手表手环类产品,这要归功于微软的尝试。
如上所述,智能硬件在经历短期的困境之后,很快迎来了后续动力。伴随芯片厂商技术演进以及物联网概念的逐渐成熟,众多硬件平台开始具备联网功能,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等众多电子设备首当其冲。
很快厂商们就发现,这三类电子产品带有更强的通信属性,还不能算是纯粹的智能硬件,真正的智能硬件更强调联网功能。据高通预估,2020年,能够连接互联网的终端总量将达到250亿部,手机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
面对如此庞大的市场机会,厂商自然不能坐视不理,越来越多的芯片厂商开始给传统硬件嫁接处理器和连接功能。“手表、手环、路由器、机顶盒、自行车……任何一类硬件的机会都不会比智能手机少。”正如陶旭骏所言,在机会的诱导下,芯片厂商开始切入非智能手机市场,将智能硬件从低谷中拉出来。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智能手机进入平稳增长期之后,芯片厂商加大了针对物联网市场的投入,重新拾起智能硬件的概念,联合谷歌、LG、摩托罗拉移动等主流厂商推出了Google Glass、LG G Watch、MOTO 360等产品。
看清了智能硬件的机会,老牌芯片巨头英特尔也坐不住了。2014年,英特尔推出兼容Arduino和C/C++编程环境的智能硬件开发板Edison。该平台采用22nm凌动芯片,支持一个双线程500MHz CPU和一个32位100MHz Quark MCU,配置1G LPDDR3内存、4G eMMC、双频WiFi和蓝牙。
在该平台上,英特尔做了大量底层开发工作,编写了众多系统源代码,降低了开发者的使用门槛。与其他厂商“象征性”推出开发板不同,英特尔经常举行交流活动,聚拢了大批热情的创业型开发者团队。在成果展示活动中,水杯、机器人、飞行器、环境监测工具等大量产品开始接入互联网,智能硬件的产品门类得到极大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