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C寿宇澄:智能互联产品需要物联网平台支撑

  不论是工业4.0,还是中国制造2025,都预示着一个信号,那就是新一轮革命就要来了。

  近几年,迅速蹿红的信息技术有很多,其中与制造业最相关的当属移动互联和物联网,制造业企业如何紧跟潮流顺势转型?如何利用新技术塑造成功的产品?如何抓住时代机遇拓宽市场?带着这些疑问,我们来听听PTC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寿宇澄博士的解答。

  

 

  PTC全球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寿宇澄博士

  信息化的发展趋势:从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

  PTC在制造业领域深耕多年,对制造业的发展也有着独到的见解。寿宇澄博士总结了大多数企业实施信息化的通常思路:首先,将流程设计好,再用信息化手段实现该流程,最终达到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目标。然而,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和对信息化要求的逐步提升,除了刚性的流程,我们还需要从整体上发展智能化。例如,在简单的环境里要先设计出流程,再按部就班实施,这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在复杂的环境里很难设计出这样一个刚性的流程来处理所有工作。所以,目前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就是从流程驱动到数据驱动,这是一次质的转变。

  其实,“物联网”三个字在中国已有十年以上的历史,但是物联网的实际应用案例仍然凤毛麟角。寿宇澄博士认为这背后的原因很复杂,但是根本问题在于物联网能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多大的利用价值。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数据驱动的发展阶段,不管采取什么技术,首先要通过物联网把数字世界和实体世界连接起来,这是指导今后所有技术发展的基础和方向。这就意味着我们不是在数字世界里打转,最后打交道的是数据,但数据的来源是实体。这个思路与之前做IT信息化的思路是不同的,数字和实体有关联,但是不完全相同。

  工业企业产品向智能、互联、系统、体系化演变

  寿博士用一个拖拉机的例子很好的比喻了工业企业产品的演变过程。

  

物联网

 

  产品:起初,拖拉机只是单纯用来耕地的产品;

  智能产品:之后,人们开始用软件来控制引擎、驾驶、仪表等,使之成为智能产品;

  智能互联产品:下一步是传递、连接数字化信息,形成互联装置;

  产品系统:将拖拉机与周边设备如种植机、混合收割机等形成农场设备系统,可以从远端或者服务端获得了拖拉机及其周围产品的信息,如周边播了多少种子,面积及土壤情况等,进行全方位的服务;

  系统体系:通过软件控制收集到耕地数据,就可以应用在播种、施肥上,将农场设备系统与气象数据系统、灌溉系统等联合,形成农场管理系统平台,使机器和系统发挥最大作用。

  寿博士认为,拖拉机具备智能和互联能力后,人们所感觉到的变化并不大,但产品系统这一步的形成是具有突破性的,形成系统后,你的周边会变得非常自动化,在耕作、播种、施肥等整个过程中,你会感受到机器做到了你自己想做但做不到的事情。然后产品系统在整个平台的体系当中只占了很小一部分,其他农场设备系统、灌溉系统、气象数据系统也可以相互连接,这个更加复杂的概念叫“系统之系统”。

  智能体系对IT提出更高要求 需要物联网平台支撑

  这种智能体系对IT提出了很多新要求:第一,关注点要从出厂以前的研发阶段、生产阶段延伸到服务阶段和出厂后的阶段。第二,数据量的根本性变化,数据量大了,系统应用方式和手段、系统的整个架构都会不同。目前企业通常的IT架构仍停留在企业内部,要实现上述这样一套体系需要对原有的信息化系统有所拓展:那么,首先要打破围墙;然后让每一个环节都更加开放,实现数据驱动。

  这套思路是从软件IT信息的驱动模式(刚性模式)变成企业个性化的数据驱动模式(柔性模式),这个模式的变化对于整个信息化系统的挑战非常大,IT各产品的功能都是必需的,只是在什么时间出场、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项目之间的关系等方面有所不同,这也是物联网需要平台技术支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