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还能为传统产业带来新的业务模式。以中国汽车市场为例,通过从汽车制造商、经销商、零部件供应商和保险公司等各处收集共享数据并建立数据网络,各利益相关方可有效缩短汽车维修时间,提高驾驶安全性,同时提供满足具体情境需求的服务。比如,保险公司利用预测型分析法技术对机械数据和驾驶员的行为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制定出个性化的保险套餐方案。
在中国,互联汽车也有着强劲的市场潜力。据预测,未来2~3年,中国出售的所有新车都有望具备无线联网能力。鉴于中国规模巨大的新车市场,这一转变将对整个汽车行业产生极大影响。中国消费者已对与物联网相关的车载服务表现出浓厚兴趣。埃森哲研究发现,只有2%的消费者对汽车远程诊断服务兴趣寥寥。
此外,中国的“互联网+”战略还强调,互联网与汽车相结合将给人们的出行旅游带来质的变化。
对于资源产业与公用事业:
提高资源效率和能源效率
中国的经济增长高度依赖于石油、电力和水等大量资源的消耗。中国经济占全球经济的份额达到12%,但是中国消耗了全球21%的能源、45%的钢铁、54%的水泥。中国的单位GDP能耗比世界平均水平高出近一倍。在中国的GDP中,环境成本占比高达12.3%。显然,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提高资源效率和能源效率势在必行。
虽然资源产业和公用事业本身具有能源供应功能,但在生产过程中也消耗大量能源。因此,提高生产效率不仅有利于这两个行业实现可持续经济增长,而且将对生产流程中需要使用能源及资源的其他产业(如制造业)产生显著的“连锁”效益。
我们的模型显示,在当前条件下,到2030年,在资源产业和公用事业领域,物联网技术将创造640亿美元的累计GDP。如果采取进一步措施,该数字有望增至2480亿美元。这两种情境下,大部分增益主要缘于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
应用物联网技术可为资源产业和公用事业创造以下诸多效益:
1.优化能源消耗:由于能够捕捉有关设备或外部环境条件变化的精确实时数据,资源产业和公用事业生产者可实现运营流程的能源消耗最小化。例如,石油公司可在要求的最低温度条件下,通过管道输送石油。
2.提高运营安全性:物联网技术可提高工作区的安全性,从而确保平稳运行。例如,在遭遇任何潜在危险时(如燃气泄漏或潜在爆炸),工人配备的可穿戴设备可自动报警。
3.进行预测型分析:通过在机器、管道等实体资产上安装传感器,企业能构建主动维护能力,以缩短机器宕机时间,防止设备或环境破坏(如可能的有毒气体泄漏)。
4.降低成本并满足消费者需求:通过追踪消费者的实时需求变化,资源产业和公用事业企业能更好地管理生产水平,降低材料和库存成本。
为实现物联网技术的真正效益,企业领导者和政策制定者必须采取行动,打破重重障碍。首先,规模巨大的资源产业和公用事业企业,使利用物联网技术取代现有系统或机器的成本变得更加高昂。因此,对这两个行业的物联网扩散而言,实现现有系统或机器与物联网技术相整合将形成严峻挑战。其次,资源产业和公用事业企业的业务运营通常都位于偏远地区。所以,物联网应用或设备必须能满足不同地理环境下的具体要求,确保数字化生态系统正常运行。第三,偏远地区薄弱的网络基础设施将限制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最后,数据安全也是实施物联网应用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