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英美地区,P2P网贷业务已兴起逾10年,无论是地区的小型P2P还是年交易额数十亿美元的上市公司Lending club,都并没有出现过骗局。中国的P2P出了什么问题?
全世界的P2P只有中国出现骗局
内地方兴未艾的互联网金融大潮中最尴尬的一件事,大概要数在过去两年暴风式生长的P2P平台,最近关键字从“高回报”变成了“骗局”。员工数万、上过央视、号称交易额逾750亿元之巨的e租宝,昨天成了最新一家因经营规范问题被调查的机构,有媒体甚至统计过,仅过去一个月被曝光违规、卷款潜逃的P2P平台已达数十家。
“P2P”(peer to peer)概念10年前开始自英美兴起,主要是指个人对个人的“点对点”小额贷款,多年来在全球各地生根。但奇怪的是,在英美地区,无论是地区性的小型P2P,还是年交易额数十亿美元的上市公司Lending club,都并没有出现骗局。中国的P2P是怎么回事?笔者过去两周在香港出席了“香港创客节”和Finnovaisa等国际性互联网金融论坛,来自全球的机构代表对于中国P2P平台大量违规、“跑路”的案件也纷纷表示大惑不解。
然而答案其实并不复杂——那些“P2P骗局”,一开始就是骗局,一开始就不是P2P。
内地广大的投资者对于P2P有几个相当离谱的误解,其一就是以为P2P是金融机构,其中涉及复杂的理财产品结构。然而如上所述,P2P的概念事实上很简单,也不涉及结构性金融产品。两个互联网金融论坛的演讲嘉宾之一、香港唯一的一家以房产作抵押的网上P2P贷款平台“步步联贷”创始人张郑芬对笔者指出,P2P网贷平台应当是贷款人和借款人获取和匹配信息的平台,本身不能吸纳存款。
比如“步步联贷”的运作模式是自身持有放债人牌照,借出贷款产生债权,贷款人以房产抵押,公司再将债权的所有权与收益转让给投资者也就是真正出钱的“贷款人”。张郑芬指出,“任何贷款都会有风险,有坏账,但是这只是贷款违约的风险,P2P平台本身作为中介,不会也不该欠债”,她强调,作为中介平台最重要是向借贷双方提供资金和项目的清楚信息,“假如出现违约,就可以拍卖作为抵押的房产。”
作为中介机构,一家P2P平台自身获取的收入应当仅仅是服务费。然而号称以“融资租赁”模式产生债权,并转让给投资者的e租宝,平台疯狂融资逾700亿元 人民币 ,宣称用以购买承租人指定的优质资产,但投资者并不知道自己的钱其实怎么用。尽管业内早已多次指出融资租赁收益仅8%左右,却为投资者提供13%的年化项目收益,加上其扩张规模、天价广告等等疯狂烧钱,成本收益显然错位,无奈投资者依然在高回报面前失去了理性。
投资者们对P2P骗局的另一个误解,就是认为网上P2P是新兴事物,处于“初级阶段”,因此有些还不够规范。然而事实很残酷,接受笔者采访的P2P业内人士均指出,过往出现的各种P2P骗局,一开始就是披着“互联网金融”外衣来圈钱的庞氏骗局,绝对不是“不够规范”、“风控不足”、“经营不善”可以概括的。
即便不谈成熟市场,香港整体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比内地还要初级,公司数量屈指可数,同样没有任何P2P方面的监管体系,可是也没有任何类似平台发生过事故,传统的经营小型贷款、个人贷款为主业的过千家财务公司也从未出现过“骗局”、“跑路”。
另一家由花旗银行前高层Mukesh Bubna创办的网贷平台Monexo则更为简单,甚至没有向政府申请放债人牌照,形式更像一个 “网店”,只要年满21岁持有香港身份证便可开户,要有本地银行账户。然后平台将借款人“信贷评级”分为8级,贷款利息从7厘到20厘不等的各个项目“上架”后供合资格的放贷人士参与“选购”,贷款通过第三方信托账户从放贷人转至借款人。平台的收入仅是服务费,向借款人和放贷人收取相当于贷款额分别2.5%及1.5%的费用。
业内人士指出,通过P2P平台借贷是否安全,与其说取决于监管的完备,不如说取决于各种信息联网的透明和完备程度。例如在香港,统一的征信系统囊括了全港大部分居民的各类贷款记录,在监管机构指引下,借款人难以取得超过其还款能力的贷款,降低了违约的可能性。同时香港的一二手物业买卖、抵押、拍卖等等流程都十分高效及透明,律师全程参与其中服务,几乎不可能出现虚假买卖或是虚假抵押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