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城市的死与生:用城市规划的方法建造网络社区

  随着运输和通信的发达,信息的交流变得异常丰富。城市的规模越来越大,拥有多个副中心的城市模式开始兴起,城市的特点也开始逐渐鲜明起来。每座城市开始拥有自己的标签,而随之而来的是更多追寻这些标签特点的人们涌入。更多的交流和沟通让城市变得更具创造力。

  

CF1.tmp.jpg

并没有一个时间点让人们记得什么是 Web3.0,但是随着 2007 年 iPhone 的问世,智能手机的普及率越来越高,我们被迅速地移动互联网化。在之前的 Web2.0 社区还在迷茫如何适应 mobile 的时候,垂直社区已经悄然兴起。究其本质,被连接的人群越来越多元,兴趣的种类也越来越分散,无论兴趣大小,人们总能随时随地聚在一起交流。

 

  回望在线社区这一路的进化,竟和城市社区演化的路径惊人地相似。虽然我无法从专业的城市规划角度来给在线社区以指导,但是其中的一些模式却是值得借鉴的。

  * * *

  街道:安全,沟通,引流,去中心化

  「一个成功的城市街区的基本原则是人们在街上身处陌生人之间,必须能感到人身安全,必须不会潜意识感受到陌生人的威胁。」——简·雅各布斯

  城市的核心在于街道,而街道并非仅仅是连接 A 点和 B 点那么简单。街道承载着城市的众多作用。

  ▌安全:

  在一个城市中,人行道肩负着最重要的作用,估计许多人都会回答是交通。但雅各布斯却从另外的角度来解释街道的作用:安全。

  试着回想这样两条街道:一条路周围都是高墙大院的富人住宅,路上除了来回巡逻的警察,基本空无一人;而另一条街道则是充满了各种小商小贩的普通住宅区,路上的行人接踵摩肩,有买菜的大爷大妈,也有嬉戏的小孩子,还有路过的匆匆行人,两边小吃店和各种商贩不停地叫卖。你会觉得哪条路更安全?

  原因其实就出在「观察者」身上。朝向街道的窗户、便利店、小摊贩和在街上来来回回走的人,他们有意无意地成为了这个街区的观察者。如果你恰巧来过上海的田子坊,你就会知道,在这样接踵摩肩的弄堂里面发生明目张胆的抢劫或欺诈的可能性是多么微乎其微(当然恐怖分子另当别论)。这并不是说观察者(原住民、游客、商贩等)一定会见义勇为,而是把可能的犯罪扼杀在萌芽状态。这些观察者用自己的力量维护了街区的安全,而那些看似被警察保护却鲜有观察者的街区,往往是在提醒你「这里可能有犯罪产生,你最好快速通过或者离开」。

  

DCC.tmp.jpg

在线社区里面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虽然我们的生命很难受到直接的安全威胁,但却总有 spam(垃圾信息)不停地产生,试图欺骗来访的人们。作为社区管理者,当你发现 spam 开始大量涌入的时候,该怎么办呢?

 

  我经历过两个社区产品,前者的街区非常单一,只有一条条的信息展示。你无法进行回复或评论,而发布者往往也只是一个没有头像的用户 ID,唯一的联系方式就是他的手机号码,这就好像你走在一条只有一种建筑的街道上,一个人也没有。而事实上,每个页面有非常多的人在浏览,但却无法在这个社区产品上得到体现。于是,在缺乏观察者的情况下,许多人开始蠢蠢欲动。比如试探性地在一些分类下发一些错误分类的内容,发一些标题和内容无关的内容,继而开始发一些欺骗性内容。虽然「警察」一再强调会有很严重的后果,但警察总有下班的时候,第二天过来整个社区已经变得乌烟瘴气了,这也是匿名社区到最后很难发展的原因之一。

  我们建立后一个社区的时候,刻意地强调用户的存在感,把之前冰冷的数字尽量展示为鲜活的用户形象,同时不断强调社区里面的动态变化,运营人员陪着热心用户版聊,让所有人感到这里有很多人。于是在很多时候,spam 被举报的概率远远高于管理员的巡查,而当有人试图挑战社区边界的时候,内部的热心用户就会冲上去制止这种行为。

  ▌沟通:

  人们在街头巷尾讨论着家长里短,楼下的阿婆往往是街坊的新闻广播台,这些沟通促进了人们之间的交流,也促进了人们对这个街道的感情和归属感。一个健康的街道总会有这样的地方供人们沟通,比如彩票站、某家小店或者某块树荫。为什么我们居住在一些老小区(以及一些大院)会觉得特别亲切、特别有感情?这和街道上的交流是密不可分的。现代城市为了追求所谓的「花园大道」和「卫生城市」, 往往在街道两旁种满了植物,甚至直接去掉人行道,取消了这些可能沟通地方。人们相遇的机会变少后,对这个街区的冷漠感也就油然而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