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城市的死与生:用城市规划的方法建造网络社区

 

  * * *

  建筑:多样性,密度

  「城市是由无数个不同的部分组成的,各个部分也表现出无穷的多样化。大城市的多样化是自然天成的。」

  ——简·雅各布斯

  除去安全,城市里另外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就是建筑。不同的建筑组成了城市的血肉,建筑的多样性和密度决定了城市的气质。

120E.tmp.jpg

 

  ▌多样性:

  很多城市的 CBD 都会给人这种感觉:白天的时候人声鼎沸,夜晚的时候如鬼城般安静,其很大原因就是多样性缺失。当一个地区的建筑几乎只有一个功能的时候,来此的人群和他们使用的时间就会非常固定。这样的街区往往很难吸引更多的人过来,而且很容易出现无人问津的时间段。举个相反的例子,上海的田子坊就是一个多样性很好的地方。这是一片石库门老建筑,除了兼具历史和观光价值之外,还有很多酒吧和商店,以及许多艺术工作室,这就吸引了不同阶层不同兴趣的人群,并且可以保证在白天或黑夜过来都有事情可做,所以这个街区的活力就非同一般,永远接踵摩肩。不过,多样性很容易被短视的经济利益所破坏。比如在闹市区的一些盈利能力偏低的歌剧院和展览馆,虽然它们不能带来很多经济上的价值,但却能吸引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间到访,继而提升街道的价值。如果奔着经济利益去,全部建成经济利益最大化的建筑,就会回到本节开头描述的那种情况:一段时间接踵摩肩,一段时间荒无人烟。

  

1277.tmp.jpg

工具性网站可以让用户使用完就关闭,而社区的活力却往往在于「逛」。这并不是说在线社区就要包罗万象,而是说在有一个明确的定位之后,通过不同的功能和内容来吸引不同的用户在更多时间访问。比如大众点评网除了查找精确的食物之外,还有母婴、结婚等频道,这样就能在一个产品框架下吸引更多的用户到访。而评论、榜单和用户自己创建的榜单,可以留住那些资深用户和没有明确目的的用户。这里面很容易出现一个问题,当我们看到某些内容的数据非常高的时候,就不断地想去优化这个地方,把那些看似不活跃的部分砍掉,以期提高活跃度。但从长远来看,抹杀社区的多样性会带来灾难性的生态毁灭。设想如果在一个网游里,付费用户比例不断提升,而其他类型的玩家不断减少,短期来看收入是一定增加的,但是最终的结果不言自明。

 

  ▌密度:

  在大部分人的印象中,低密度住宅的口碑往往高于高密度住宅,但其实并没有一个明确的结论。而高密度和拥挤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是以建筑的容积率来衡量,后者则是住宅的人口数量和房间数量的比例关系。以上海为例,虽然更多的高层建筑让城市的建筑密度提高了许多,但是人均建筑面积则从 13 平米变成了 25 平米,实则降低了拥挤的程度。虽然过于密集的建筑会导致公共设施压力骤增,但如果密度不够,往往会让一个街区趋于「鬼城」。这里说的并不是建筑的设计密度,而是实际使用的人(包括到访的人)的密度。很多时候国内新城区的规划就是如此,高密度的建筑和貌似多样性的设计,因缺乏足够的人流密度,慢慢沦为鬼城或变成人烟稀少的灰色地带。

  

12F0.tmp.jpg

开过论坛的朋友都知道,过早地拆分板块往往会导致论坛灾难性的衰退。因为本来在一个板块里虽然话题可能有点多、有点重复,但能保证有足够的人流和活跃度,拆分之后虽然目的集中,却没有足够的人来互动。访问这个板块的人得不到足够的互动和支持,也会渐渐地离开。基于城市设置分站的网站,往往会遇到这个问题。因为一线城市的人口基数和互联网普及力度,往往会很快让公共区域混乱,而这时候过细的拆分却会阻止三四线城市的发展。在信息量不够的时候合并板块,减少功能,让用户能优先完成最重要的事情,产生粘性,保证有足够的密度,才能让这些小地方慢慢发展。比如大众点评网的日本爱知县首页,就没有分类,直接进入的就是信息列表。试想如果统一用现在的上海首页,用户点进去之后没有信息的几率会有多大?另外,保罗·格雷厄姆(Paul Graham)也曾经说「Do Things that Don't Scale」。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希望创业者能先把一小群人服务得足够好,让他们的密度足够高,再去扩张,否则就会重蹈去年叮咚小区的覆辙——铺天盖地的广告但在单位区域的密度不够高,导致很多用户激活后发现周边没有信息而卸载,无法形成滚雪球一样的正向回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