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的世界就是这样,大家都拿自己相信的东西来验证自己的结论,过滤掉自己不愿意听的东西。这反过来进一步印证,信息并不会因为互联网而变得对称起来,互联网只是增加了信息对称的可能性而非真正提高了信息对称的实际数字。什么意思呢?你如果把自己当成专业人士来要求,用心地大量搜集信息、分析信息,你是可能达到对称的,但是这样的成本其实是也很高的。而如果你是一般的屁民,不能达到专业人士的高度,你接触到的信息越多,那么你碰到的噪音就越大,正确信息的占比其实就越小。
所以,互联网很难解决所谓的信息不对称,有了更多的信息之后其实是更加不对称的。非专业人士对专业问题往往缺乏认知,更倾向于接受听上去合理的结论,而非去理解和认同推论过程,使得大量真实信息被淹没。互联网在这个方面,是变相催生了很多伪专业人士,更犀利的言辞,更好的外在形象,听上去更合理的结论,都会让人更乐意接受,但是这些未必是准确的信息。
更为根本的是,信息不对称背后反映的是市场参与主体之间的差异性。典型的委托代理问题,委托人(投资者)和代理人(金融机构)容易因为目标不一致而出现激励不相容,表现为事前的逆向选择(如高收益的项目往往是高风险客户)和事后的道德风险(贷后风险)。正是由于市场参与主体的差异性无法消除,才产生了同一资产风险定价的差异性,也才有了风险资产流转交易的需求。因此,信息不对称反倒是金融中介产生的一个因素。
市场普遍的情况是:同样的基本面,有人卖出,有人买入。同样西湖边的一块地,都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背后反映的是参与主体之间的差异性。由于投资者对风险预期的不一致,博弈之后才形成市场均衡,这恰恰说明了参与主体的差异性是市场产生的基础。这种差异性反映在市场主体的专业背景、经验累积、风险偏好、投融资需求等各方面,甚至占有资源的不同都会产生极大的差异,一个个人去竞拍和一个房地产企业去竞拍,两者的定价差异是极大的。而这些都需要专业机构来进行风险的识别、定价、监测和管控。
按照上面的逻辑推演下去,面对海量信息,作为个体,第一个困境就是无法充分搜集信息,因为时间有限,能力有限;第二个困境是收集信息以后,怎么判断,哪些是有效信息,哪些是无效信息;第三个困境,就是确定了所谓有效信息之后,如何做出决策。即使是对有效信息也存在不同的判定结论,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大家看股票,所有的信息理论上都是公示的,但是大家得出的结论依然不同,有人看涨,有人看跌,反映的是一种能力不对称。在金融领域里面,信息不对称不是主要的,更多是能力的不对称。所以,即使假设百度没有任何利益导向在里面的情况下,难道就不会出现魏则西的案例了?其实我觉得这个是不可能,也不现实的。
在西班牙有一个公益视频,是教导民众在医疗问题的时候,DON’T GOOGLE IT,教导人家不要相信谷歌,谷歌的排名跟是否竞价无关,也就是说,在正常的信息检索的情况下,其实也是容易出现一样的问题,这个其实是基于人性问题的。我们身边其实很多这种情况,人容易极度乐观,也容易极度悲观,乐观的时候,就会相信检索到的乐观内容,悲观的时候就会相信检索到的悲观信息,都在挑选自己想看的答案,一会高兴,一会不高兴,也是基于这个特征,事实上很多专业人士都建议不要百度医疗相关问题,一点点问题都会自动去对上号,患得患失。
互联网上有两个极度恐慌的社群,一个是恐艾,一个恐狂,前者是害怕艾滋病群体,后者是害怕狂犬病群体,都属于典型面对不可测的危险的时候,自我恐慌。他们普遍特征就是每天检索互联网相关信息,然后每天怀疑自己得了艾滋病或者狂犬病,无论专业医生怎么跟他们说没事,他们都不信任,他们宁愿信任互联网上检索出来的信息,患得患失。
这个社群是普遍存在的,都反映人在面临自身危险的时候的心理失衡。所以个人感觉,魏则西案例仅仅说是因为信赖百度而相信这个医院,是有点违反常识的,后来看到内容说他在知乎被骗了几万块钱,也是因为说日本有医生可以看好他的病,从这个角度来看,他肯定也是穷尽了所有的信息之后,得出了他认为合理的决策。这个决策如何做决断,百度是否在里面扮演了特别重要的参数,我们都是不得而知的,但是这里我想解释的其实是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的时候,每个人自己的过去经验、社会的学识,以及自我的认知和当时的心态都会导致他做出不同的决策,这个就是典型的分布式信息商业模式的必然结果,也就是说,百度无论怎么做,都会有人做出不恰当的决策。这个角度来看,其实百度的商业模式决定了他必然出现这个结果。这个就是商业模式的弊病所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