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者窘境”:中国互联网的成长之痛

  

 

  对整个中国互联网行业来讲,魏则西事件,都是一个值得高度警惕的风向标。

  这个事件意味着,中国互联网产业的公众形象与社会价值,已经走到一个关键的十字路口。

  一

  我有一些运营商的朋友,经常怀念很多年前,那个通信业刚刚普及阶段的日子。

  在那个时候,谁家里能装一部电话,都是有钱或有权,在亲戚朋友中都倍有面子的大事。为了装上电话,买个寻呼机,大家不管费用多贵,都要都求爹爹告奶奶,师傅上门更是好烟好酒伺候着,只求用上电话。

  在那个时候,通信行业还走在整个社会生产力与时尚的最前沿,运营商是最让人眼红的工作单位,甚至比政府还吃香。

  很多年之后,整个行业如今已一片消沉。电话费天天降,用户依然天天骂娘;基层通信员工更是“工作没有最苦,只有更苦,工资没有最低,只有更低”,大批优秀人才持续流失。

  这个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事实上,通信业一直是那个通信业,而且一直在发展,为社会提供的服务在不断提升,整个通信行业的产业规模,也一直在不断增长。

  30年前,第一部模拟手机都还没有开通,中国只有不到1%的人能使用固定电话,安装和使用一部电话甚至要花上万元;20年前,腰上别一个BP机还是有钱人的炫富标志;10年前,苹果还没有推出iPhone,大部分人还都在使用没有任何APP的功能手机;今天,我们只要每个月几十元甚至几元钱,就可以通过手机畅游互联网。

  但这依然无法改变政府、公众乃至于对通信业的印象不断下滑。

  形势改变的关键在于,在通信业市场化的前半程,它是以一个创新者的角色进入市场,它解决了人们过去无论花多少钱都无法解决的问题:比如与天涯海角的亲人取得实时联络。这个时候,它是稀缺的,而且提供的价值是超出用户预期的,甚至附加了诸如用户提升身份面子这样的很多隐形价值。所以,即使价格高昂,甚至需要初装费、长途费、漫游费等各种开支,市场仍然供不应求。

  但随着通信全面普及,成为像水、电、气一样的社会基础服务之后,通信业提供的服务,逐渐无法满足公众的预期增长,通信业的公众形象,也由创新价值的提供者,悄然转变为公众价值的剥削者。

  而此前的快速发展,导致通信行业的大量环节缺少足够的监督与管理,导致内部与外部的投机者依仗创新优势,对市场价值的极尽索取,也造成各种乱象,并引发用户离心和政府监管与治贪的介入,这也加剧了这个关键的转变。

  形势就此逆转。

  如今,即使同样1元钱获得的通信服务,已经十倍甚至百倍于当年,也已经无法令公众满意,而整个行业即使通过规模化经营和管理优化,实现盈利的持续增长,但从业者也再难以获得当年的职业荣誉感与成就感。

  二

  而现在,互联网也正在面临同样的窘境。

  如同通信业的发展早期,在过去几十年里,互联网也一直被视作最先进的生产力,以及公众利益的代言人。这个形象来源于几个方面:

  1、互联网足够新,足够酷,足够时尚。

  2、摩尔定律带来的计算力提升与计算成本下降,互联网是最大的受益者之一。换句话来说,互联网分享了硬件技术发展的红利。

  3、互联网的核心本质,是信息的无限复制与分发。这让它具备传统行业无法具备的优势:几乎为零的边际成本,进而以更低的价格,替代了各个传统产业中的信息价值。

  4、由于互联网初创期的知识分享环境,为其贴上了“免费、自由、分享”的标签,而长期以来,大量的互联网公司,面向公众的业务都是免费的,甚至在很多公众眼里,互联网成为了免费的代名词。

  但互联网公司也是商业公司,也是要赚钱的。对用户免费了,赚的钱从哪里来?

  互联网自身的价值,其实是有两个组成部分:一部分是它通过信息处理能力,新创造出来的传统产业没有的价值;一部分则是它替代传统产业获得的价值。

  互联网说,这就是我的“颠覆式创新”,我用更先进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取代了旧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重构了整个价值体系。但在事实上,这并非事实的全部。